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   ->   专题文章   ->   专题发布   ->  正文
南戏的故乡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4-03 23:24:12 作者: 字体:
  永嘉,是中国南戏的故乡。

  中国历史上的南戏,亦称永嘉南戏,也称戏文,是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唱赚(宋代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辞海》和《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云:“一般认为(永嘉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



  南戏首先在永嘉正式形成,当时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早在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由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农村生活也相对比较富裕,所以在浙江温州一带产生了一种民间歌舞小戏,这就是被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是南戏的萌芽。宋室南渡中兴,定都临安(今杭州),“永嘉为次辅郡,其选守盖多名卿大夫”(陈傅良《重修南塘记》)。永嘉处于陪都的地位,经济与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加之北方艺人大量流入,于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也随之兴旺发达起来,永嘉南戏迅速走向繁荣。

  到绍熙年间(1190~1194年),在南戏中已经出现了《赵贞女》、《王魁》这样艺术性较高的剧本,标志它已经进入较成熟的阶段。宋元南戏的剧目,至今可考的还有一百几十种,可见当时的盛况。南戏开始时,正如徐文长在《南词叙录》中所说的:“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畦农市女可歌而已。”所以在唱腔、唱词和宾白等方面是比较粗糙的,并且运用了大量永嘉方言和谚语,如“蚂蟥叮住鹭鸶脚”,“命里合吃粥,煮饭忘了鹿”,易为群众喜闻乐见。以后逐渐吸取一些宋人词牌、诸宫调,以及法曲、大曲的片段加以充实,在艺术上得以不断提高。

  元末明初的《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琵琶记》等传奇在戏曲舞台上出现以后,南戏这种形式已成为当时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流传广泛。到明后期至清中叶,四大声腔形成,中国戏曲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永嘉昆剧为我国古老剧种之一,是在南戏即永嘉杂剧的基础上吸取昆山腔优点而形成的一个剧种,由于它产生在永嘉县,所以叫永嘉昆剧,简称“永昆”。

  昆腔,也叫昆山腔,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它虽然兴起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年),但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早于元末明初在昆山(今属江苏)一带产生了。当时主要是在小庭深院里唱清曲,后来才逐渐成为演唱传奇的南戏声腔。迨至嘉靖年间,即十六世纪中叶,魏良辅在张野塘、过云适、张梅谷等人的协助下,吸收了海盐、弋阳诸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对流行在昆山一带的戏曲腔调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一种舒徐婉转,细腻流畅的新腔,称为“ 水磨腔 ”,也就是“昆腔”。他发展了中国民族声乐传统中语言与歌唱并重的美学思想,使昆腔的音乐性和艺术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后来,从事昆曲的人把魏良辅奉为曲圣。永嘉昆剧通过本地的东西(如语言、民间音乐等)吸收了昆山腔的各种优点来丰富自己,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永昆。



  最早,永嘉昆剧包括在“三合班”(高腔、昆腔、乱弹)里,后来在清咸丰七年( 1857年 ),由昆剧净、丑角阿桃儿师公发起,伙同正生朱盛,花脸邹阿青,正旦蔡阿钟,正吹周正等二十多人,组织永嘉第一个昆班社,取名“同福”。他们自筹资金,花了近一年时间,学会《孽随身》、《绝闯山》、《醉菩提》、《一文钱》、《连环记》、《奈何天》、《摘桂记》等十多个剧目,于咸丰八年农历正月初一在温州郊区杨府殿开锣,这是“同福”昆班的首次演出。当时“同福”昆班演出的地点,一般都在温、台两府的乡间和岛屿,俗称“沿山班”或“水路班”。他们的基本观众是农民和渔民。戏班差不多整年都在外演出,农忙在海岛,农闲在乡村。

  昆剧,除“同福”昆班外,清道光(1821~1880年)有“霭云”、“秀柏”二班;清光绪(1888~1902年)有“新品玉”、“新同福”、“洪春班”;清宣统(1909年)有“小同福”;民国元年(1912年)有“新正福”;民国四年(1915年)有“祝共和班”;民国六年( 1917年)有“锦春花班”;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有“新品福”、“品福”、“玉福班”及“江南春班”;民国二十九年( 1940年 )有“一品春班”(品玉与江南春合并)。此后,由于“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温州地区三次沦陷,国民政府又严禁戏班演出,因此民间职业戏曲班社陷入绝境,大批艺人凋零流散或改弦易辙,另谋生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昆剧等班社的流散艺人共同磋商,经过整顿,原昆曲班社“新同福”、“新品玉”、“一品春”、“江南春”合并成“巨轮昆剧团”。1954年正式登记,该团划归永嘉县制改称,主要演员有杨银友、章兴 、杨永棠、陈方奎、周云娟、孙彩凤等。1957年又吸收温州戏曲学员训练班中一批学员为演员。其中有叶德远、陈学明、林媚媚、陈欣欣等。斯时,剧团行档齐全,充满生机,先后演出《荆钗记》、《琵琶记》、《风筝误》、《十五贯》及现代戏《海上渔歌》、《雷雨夜》等。《荆钗记》中《见娘》一折参加省第二届戏曲观摩大会演,杨银友、章兴均获得演员一等奖。孙彩凤63岁扮演《闹钗》剧中14~15岁的云香小丫头,演得很天真、稚气,深得观众赞赏。《约钗》和《闹钗》富有“泥土气”,1962年和1982年两次参加苏州全国性昆剧汇演。刘文华是大娒旦的学生,系永昆第五代艺人,后起之秀。系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省分会会员。她既继承了永昆前辈艺人优秀表演手法,又善于虚心学习外地昆剧名角的特长,融会贯通,她演《盗草》和《花亭赠剑》主角,分别获地区和全省会演一等奖、二等奖。

  1976年,原永嘉昆剧团部分人员与永嘉文宣队合并,改称永嘉“京昆剧团”,至1979年,才恢复“永昆”建制。同年,招收学员30名,随团培养,新秀迭出。80年代,终因老艺人凋零,业务不景气等各种原因,剧团析置永嘉越剧团,保留永嘉昆剧团名称。所幸的是,本世纪初,永嘉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嘉得以重建昆剧传习所,古老的艺术将薪火相传,焕发光辉。2005年,永昆获得了中国戏剧界的最高奖——梅花奖。

  无论是南戏还是永昆,作为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除了文学脚本的支撑,还离不开舞台美术的保障,诸如国画、书法等等相关艺术形式的配合。

  永嘉杂剧的文学创作班底——九山剧社,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作家协会”了。而永嘉画派在历史上的影响,也是不可小窥的,从唐代张諲,元代宫廷画家谢庭循,到清代画家黄公望,这些大师级人物的艺术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无疑是不可替代的。

  当然,戏剧艺术的舞台效果,首先还是由舞蹈和音乐提供的。在永昆流水一样的音乐和烟云一样的舞蹈中浸泡、成长起来的永嘉人,身上的艺术细胞特别发达。由永嘉文化馆创作的舞蹈《悠悠楠溪江》,已经连续多次获得国家级金奖。参与演出的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音乐中那种昆腔的优美声韵、舞蹈中那种旦角的婀娜身段,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