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   ->   专题文章   ->   专题发布   ->  正文
1400年建县史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4-03 23:19:08 作者: 字体:
  永嘉的建县历史,长达2100年。以永嘉之名正式设县开始,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



  早在汉朝,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以东瓯地设回浦县。此为永嘉设县之始。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在贤宰乡,即今瓯北镇内。当年的永宁县,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整个温州地区。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析临海郡南部地永宁、安固、松阳、横阳四县置永嘉郡,永宁县改属永嘉郡,“永嘉”作为郡名自此始。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罢天下郡制,以州统县,改永宁县为永嘉县,撤安固、横阳、乐成三县入永嘉,县治在今温州市鹿城区,县沿郡名,此为永嘉县名之始。到了唐朝,永嘉县、永宁县、永嘉郡,时有变动。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析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州治设永嘉县城区,隶江南道都督府,“温州”得名自此始。自从唐武后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析永嘉东部地置乐成县(今乐清市)后,永嘉辖境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诸多朝代,没有什么变化。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实行省、县二级制,永嘉县直属浙江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归温州专员公署、温州地区行政公署、温州市人民政府管辖。

  永嘉之名据《说文解字》释,“永”是指“水流长”,“嘉”是“美”的意思。因此,按照字义,永嘉是取“水长而美”之意。“水”——县境内有瓯江和楠溪江,瓯江为浙江省第二大河,全长388公里,可以说得上一个“长”了;“美”——县境内楠溪江的风光,称得上东南沿海第一胜景,当然是美之又美了。

  值得一提的是,永嘉之名,还与西晋皇帝的年号相同。公元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从此,“永嘉”两字也就与皇朝挂上了钩,中国历史上也就有了两个冠以“永嘉”之名的事件:一个是“永嘉之乱”,一个是“永嘉南渡”。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西晋怀帝之事。“永嘉南渡”又称衣冠南渡,是指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中央朝廷受到威胁,于晋建武年间(公元317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南渡,迁都建康(今南京)。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不知当年东晋皇帝设永嘉郡,或者隋文帝改永宁县为永嘉县,是否都想到了“永嘉”曾是西晋皇帝的“年号”?无论如何,有意也好,无意也好,“永嘉”这个名字,从一出现在历史上,就带有了一点帝王之气。

  与1400多年的建县史相得益彰的,永嘉还有一批千年古镇古村。尽管上世纪五十年代行政区划调整时,调整出去了一批千年古镇千年古村,但如今永嘉依然有不少千年古镇古村。

  枫林古镇地处楠溪江故道水滨,群山环抱,曲水西流,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从事农耕制陶活动,是永嘉学派发祥地之一。自晋室南渡以来,向为世家大族择地安居的桃花源,出过状元和众多的进士,以及一批历史名人。初唐时,形成了繁华的浦亭街,进而形成人口集聚的村落,并形成发达的制陶业,渐成为商贾货运的集散地,楠溪江流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北宋徽宗宣和(公元1119—1125年)年间,枫林已有城墙,一城三堡,位于狮溪两岸,鼎足而立,互为犄角。城墙由蛮石垒砌,基宽2米,高3米,周长约4公里,设陆路城门14座,水门1座。南岸主城东题“紫来门”,南题“莱薰门”,西题“冷泉门”,北题“太平门”。古城内如今保存着数量可观且完好的明清及民国古建筑,以古街、古桥、古亭、古民居、古城墙、古牌坊著称,有千年古刹、状元坟、圣旨门牌坊、御史祠等名胜古迹。古建筑风格和造型沿袭着宋朝遗风,占现有民居建筑总面积的一半。



  岩头古镇,古称芙蓉里,形成于初唐,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据考证,岩头镇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镇域内苍坡的“文房四宝”、芙蓉的“七星八斗”古村落及丽水街等古迹,散发着浓郁的瓯越文化气息。宋太平兴国(976-983)年间,瑞安场桥陈拱迁居永嘉仙居乡四十八都芙蓉里,为芙蓉陈氏始祖。宋末元初,枫林档溪西巷里金安福(1250-1318)迁居北芙蓉里,即今岩头金氏始祖。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由八世祖金桂林主持,进行全面规划。大约到了清代中叶,岩头的商品经济已经有了相当规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称第九区岩头镇,因村处芙蓉三岩之首,故名岩头。全镇现拥有古迹建筑数量94处,其中芙蓉村古建筑群44处,位于核心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28500平方米,有国家级保护文物一处,省级保护文物单位3处。1991年10月岩头镇(包括芙蓉村)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镇(文化保护区)。2007年,岩头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瓯北镇也是历史悠久,古为永宁县治所在地。尽管正式设镇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瓯北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汉惠帝三年,即公元前192年,东海王曾在瓯北建立都城。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即公元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瓯北罗浮新城。境内龟山和蛇山上的罗浮双塔,初建于西晋元康五年(公元295年),重建于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是温州市最早的古塔,也是全国现存的第一批古塔之一。此外,境内还有东晋年间的古井和石马等文物,以及千年之前的多次自然灾害记载,最早的一次是东晋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六月的潮涌。



  永嘉现有的千年古村落有三十多个,主要分布在楠溪江中游和上游地区,其中茗岙和下园建于晚唐,枫林、花坦、苍坡、周宅建于五代,芙蓉、廊下、鹤阳、渠口建于北宋,建于南宋的有豫章、溪口、岩头、东皋、蓬溪、塘塆、后渠等,坦下建于元代。

  苍坡村,建村时间是五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村以“文房四宝”布局:长306米、宽2米的“笔街”对着村西的笔架山;凿两方池为“砚台”;砚台旁置长4.5米、厚0.5米、宽0.3米的石条为“墨”,村寨田畴为“纸”。村口“车门”前有块石铺设的“进士坛”,置三级台阶叫“三试阶”。车门下有4块花岗岩拼成的“太师帽”图案。车门内水池上铺5块石板联成“五龙桥”。车门对联:“四壁青山藏虎豹,双池碧水贮蛟龙。”仁济庙前有3棵3人合抱的千年石柏,旁有望兄亭,兄弟和睦相处的故事传为美谈。亭旁1998年立吴邦国手书的诗碑:“欲寻桃源路,携秋楠溪行。村同古柏古,人比清水清。弟望送弟阁,兄送望兄亭。谁又点灯去?远山明月生。”(夏蕙瑛诗)

  芙蓉村,建村时间是宋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末,有陈氏夫妇为避战乱,从福建迁徙,沿楠溪江到深山坳里,至芙蓉峰旁,卜筑定居。南宋末年,芙蓉抗元英雄陈虞之率义军抗元三载,以身殉难,村落因此而被焚毁,直到元至正元年(1341)请国师规划重建。村呈正方形,四周石寨墙长2000余米,高2米,如一座小城堡。村以“七星八斗”布局,九条街巷,五纵四横。主街如意街,长195米,宽2米。街旁长塘,芙蓉三崖映入池中,犹如盛开的荷花。村西北角的司马宅,由三座四合院组织而成,有15个中堂,6个水井,24个道坛,58间房屋,占地6400平方米。芙蓉重教尊儒,耕读风盛,曾同朝在京任职者有18人,世称“十八金带”。2005年3月16日,芙蓉村民居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芙蓉村古建筑群(共40多处)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永嘉建县历史久远,因而早在明朝之前,就已经有了县志。南朝刘宋年间(公元420—479年),《永嘉郡记》撰成,为永嘉历史上的第一部地方志,可惜已经佚失。此后,又有唐无名氏的《永嘉图经》,宋徐嘉言的《永嘉志》、曹叔远的《永嘉谱》,元章哲的《东瓯志》等,可惜均已佚失。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1505年),又重新进行了县志编撰,总计16卷。明弘治《永嘉县志》序中写道:“温在两浙为名郡,永嘉又温之巨邑也。盖自宋以来,硕儒荐绅,项背相望,人益显而地益胜,几三五百年于兹矣。邑旧有志,岁久残缺,且来者无所与续,邦人病焉。弘治戊午,新安汪侯循来宰是邑,既明年,正通人和,乃取旧志而参酌之,总之为十六卷。”其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所修撰的嘉靖《永嘉县志》,为现存最早的《永嘉县志》。此后,在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道光年间和光绪年间,永嘉又多次进行了县志编修。
这个久远的县志,可以说是永嘉建县历史久远的一个最好佐证。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