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   ->   专题文章   ->   专题发布   ->  正文
2200年建城史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4-03 23:17:28 作者: 字体:
  永嘉的建城历史,可以说长之又长。

  据历史记载,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封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称“东瓯王”。东瓯国所辖地域约为今温州、丽水、台州三地范围。驺摇因为开发东瓯有功,被尊为东瓯始祖,世称“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据史家研究之一说,东瓯国的王城设在今天的永嘉县瓯北镇境内。这是永嘉最早的一次建城,也是温州的最早一次建城。



  永嘉的第二次建城,是在公元323年。据明·嘉靖《温州府志》记载,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决定修建永嘉郡城时,其时恰巧郭璞客寓温州,故请他“为卜郡城”。郭璞是中国传统风水术,亦即青囊术的鼻祖。永嘉郡的城建,按理应建在瓯江北岸,坐北朝南,像现今的杭州一样。郭璞经过实地勘察,对南北两岸的土壤取样比较,发现同等容器的土壤,北岸的土轻,南岸的土重,遂决定建在南岸。郭璞当时登上南岸的“西郭山”(今郭公山),“见数峰错立,狀如北斗,华盖山锁斗口,谓父老曰:若城绕山外,当骤富盛。但不免兵戈水火。城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因城于山,号斗城。”其中华盖、松台,海坛,西郭四山是北斗的“斗魁”(北斗的四颗斗星称魁),积谷,翠微、仁王三山象“斗构”(斗柄三星称构)。另外的黄土,灵官二山则是辅弼。他又设计在城内开凿二十八口水井,象征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以解决城内人民的用水。郭璞还考虑到如果发生战争,城池被包围,断了饮水,更在城內开五个水潭,各潭与河通,最后注入瓯江。郭璞说是“城内五水配于五行,遇潦不溢”。全城周围18里,计2777丈8尺;东西宽7里,城高3丈5尺,宽1丈2尺;由砖石砌成。四周有镇海、瑞安、永宁、来福、迎恩、永清、拱宸7座城门。此奠定了永嘉县城千年不易的根基。还有,影响了中国建筑史几千年的古代风水术,可以说就是以郭璞勘定的永嘉郡城,作为第一个成功的标志的,这一点在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到了五代十国,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吴越王钱镠命子元瓘修缮永嘉县城,并增筑内城,城周三里十五步,呈梯形,外有护城河,通四门。



  此后的1000多年的时间,永嘉县城一直为浙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历史上温州、瑞安府、温州路、温州府治所,民国3年(1914年)废府后又为瓯海道行政公署驻地。直到1958年,永嘉县城还在郭璞所建的老城之内。

  永嘉老县城,几经发展,人口密集,商业繁荣,工业集中,口岸开放,人文荟萃。而瓯江下游河口,又是一个天然良港。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县城就已是中日商船进出停泊港口之一。北宋哲宗时造船额已达600艘之多,居全国之首。南宋初,继广州、杭州、明州、泉州之后,永嘉又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宋朝廷在此曾设立市舶务,专管对外贸易,并设来远驿、待贤驿,以接待外国商贾、使者。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永嘉县城所在的温州,又被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

  永嘉的第三次建城,是在1958年。当年8月,永嘉县迁治上塘。上塘位于楠溪江下游,县境南部,清属永宁乡三十九都,民国后期称上塘乡,解放后曾数易其名,1964年经省政府批准为建制镇。原先只有4个自然村,面积几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三千,一条不到200米的狭窄街道。经过50年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如今上塘镇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小城市。目前县城总面积为159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52平方公里,人口10万,性质为温州大都市圈的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后,县城的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三产的比例已经占到46%以上,人均绿地面积9平方米。不仅是全县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一个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生态型城镇。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