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嘉》报“真情100”结对助学活动日前刚刚结束,52名来自山区的贫困小学生都得到了热心人士的帮扶。但去年本活动结对的孩子现在生活怎么样?学习情况又怎么样?学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新的困难?连日来,宣达实业集团组织人员奔赴我县山区,对去年该集团结对的35名贫困学生进行了回访,并将他们的家庭情况建立档案,以便在今后更好的开展帮扶。《今日永嘉》报记者也随同回访。
宣达集团去年结对的35名贫困学生,来自岩头、岩坦、茗岙、昆阳、西溪等多个山区乡镇,学生所在地分散,这对回访工作造成了很多困难。集团的两位工作人员连续3天走访,仍然还有一些偏远山村的孩子未能找到。
虽已入秋,火辣的太阳仍使人感到灼热,在岩坦镇中心小学,该校六年级的汪镇波被带到了校长室,宣达集团的两位工作人员早已经在等待。工作人员周晓彬向学校人员了解了汪镇波的学习和在校的生活情况。汪镇波家住岩坦镇屿北村,他每天要赶近8公里的路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
为了详细了解汪镇波的家庭情况,工作人员带着汪镇波前往他家,得知其父还在镇里的一处建房工地打散工,工作人员还专门驱车将汪镇波的父亲接回了家中。汪镇波的家虽然是砖瓦房,但墙内外都没有粉刷,裸露在外的砖块经过风吹雨打已经改变原有的色彩。家中的物品摆放很乱,也许因为汪母下肢瘫痪多年,无人料理的缘故。周晓彬把这些一一写入了汪镇波的档案内,还特别嘱咐汪镇波的父亲,好好叮嘱孩子的学习,因为周晓彬之前已从老师那里了解到,汪镇波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理想。
郑齐杰是表山乡长坪村人,但他随着父母在岩头镇港头小学上学,一年时间,郑齐杰的个子一点没长高,10岁的他,身高还不如8岁的孩子。老师告诉告诉记者,郑齐杰严重营养不良,老师曾向他的父母建议,让郑齐杰休学在家养身体,但父母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今年又重上了二年级。
一年来,郑齐杰家境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新的困难,父亲郑庆才每天开残疾车往返于港头村至岩头镇上,一天下来也只有二三十元收入,去年还摔伤了脊柱骨。郑齐杰的母亲去年做了心脏手术,家里欠了10万元外债。周晓彬从车内取出一袋衣物和学习用品交给郑齐杰父母,这些衣物和学习用品,是她同事从家里收拾出来的,虽然有的已经用过但都还挺新的,希望能给他们家人继续使用。
一路周折,记者和宣达人员来到了下寮乡外寮村王朋家中,但只有其母在家,原来王朋姐姐在县城读高中,他也去了县城上学。6年前,王朋父亲左脚被重物砸断后,失去了劳动力,现在虽然行走不是很方便,但为了让孩子上学,他在县城从事环卫工作,一个月1000多元,是全家的全部收入。
在上塘镇下塘一偏僻的出租房内,周晓彬得知王朋的姐姐王颖(化名)现在上塘中学读高二,她中考比录取线多10多分的成绩被上塘中学录取,如今又以优异成绩进入该校高二段重点班。但母亲因为家庭困难要求她放弃学业,但是王颖哀求母亲让她念完高中。看到女儿这么坚决,她只得先答应其读完高中,但是家境实在无力支付她念大学。
周晓彬特别将王颖建立了一份档案。周晓彬还对王颖说,只要她好好上学,要是考上好的大学,学费他们集团会帮助解决。周晓彬告诉记者,他们集团董事长特别喜欢爱学习的孩子,也倾向去帮助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王颖的情况,她会向董事长汇报,将她加入到结对名单中。
昨前两天,宣达集团工作人员还回访了上塘、昆阳、西溪等地的结对学生。周晓彬告诉记者,他们回访完35名贫困学生家庭后,将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梳理,针对他们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帮扶方式。近日,他们还将前往这些贫困学生家中,为他们送去今年的助学金。 记者 孙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