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当雅典遇上温州——中希艺术家写生与展览”系列活动在我市顺利开展,期间中国艺术家以及希腊艺术家深入楠溪江畔,在秀水苍山与田园诗意中展开了一场东方水墨与西方艺术理念的深度对话。

11月1日下午,在大若岩镇崖下库景区,中希艺术家以画架为媒,以山水为卷,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创作。希腊艺术家安东尼·迈克尔迪斯在接触中国水墨画后,尝试运用毛笔与墨汁进行创作。他表示:“在此过程中,我们深深震撼于这片景致的亘古沧桑,它蕴藏着磅礴力量与盎然生机。我们逐渐体悟到中国人如何将自然山水转化为笔下的意境流转。这些水墨技法对我们而言十分新颖,我们必将尝试将其融入今后的创作中。”

不远处,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副主任邓维东则以流畅的线条勾勒出陡峭崖壁与幽深峡谷。他说:“楠溪江不仅风景秀美,更承载着永嘉深厚的历史文脉,无数诗词名篇在此诞生。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写生,更是东西方艺术理念的有效碰撞,对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意义深远。”
据悉,作为温州“遇上”系列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第七场,本次展览共展出两国艺术家105件作品,目前正在温州美术馆展出,将持续至11月23日。艺术家的实地交流活动则将进行至11月4日。策展人、色雷斯德谟克利特大学教授亚尼斯·科洛科特罗尼斯认为:“这次合作是一次独特的体验。尽管希腊文化也崇尚自然,但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更为深刻,这种理解不仅体现在艺术中,更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此次活动为两国艺术家搭建起一座文化交流之桥。”本次活动不仅推动了中希文化的交融互鉴,也为楠溪江区域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与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