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季正在进行,各大平台“定金膨胀”“跨店满减”等促销活动密集推出,消费者纷纷开启“比价、加购、蹲直播”模式。为守护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我县市场监管局依托数字化手段筑牢监管防线,县消保委同步发布消费提示,助力市民理性避坑、安心消费。
10日上午,在县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科,相关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市监宝”工具实现违法线索高效取证固证。 “‘双十一’期间,促销活动比较密集,我们进一步加大监管频次,强化监管力度,全力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市场秩序。”县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科科员鲍胜远介绍, “聚焦本地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以及消费者投诉集中、反应强烈的领域,实现精准发力、靶向监管,针对价格欺诈等问题持续加强监测。”

在直播电商这一消费热门领域,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推行“引导规范+ 示范带动+ 质量把控”三位一体监管模式。一方面通过政策宣讲、合规培训的方式,明确主播行为边界,规范直播内容表述;同时开展全面摸底排查,目前已完成全县320余家电商主体的信息确认,建立本地直播电商监管库,实现主体信息可查、行为可追溯。另一方面,通过创建9家省级绿色直播间、16家共富直播间,以示范标杆带动整体行业规范提升,针对直播热销的农副产品,推荐商家到附近的农贸市场进行快检,严把质量关,保障消费者买到放心的农副产品。
截至目前,全县网络电商重点违法行为发生率较往年显著下降。“当前已通过日常监测查处了多起轻微违法行为,均已着力改正并跟踪落实,目前暂未出现重大典型的违法案件,这也侧面体现当前我们监管措施的有效性。”鲍胜远表示。同时他提醒,消费者购物需保持清醒,了解商品日常价格,通过多平台比价避免“虚假降价”误导,购物别冲动,不盲目囤货,选正规渠道购买,看清促销规则,别被套路,付款后留好凭证,遇到消费问题直接拨打12315。
为进一步帮助消费者规避纠纷,永嘉县消保委结合活动规则与常见风险,发布四大消费提示:
一、选择正规平台,防范交易风险。优先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评级高、售后响应及时的电商平台或品牌直播间,核查商家资质,拒绝来源不明链接与高风险营销手段,交易全程通过平台官方支付系统完成,切勿私下交易或向个人账户转账。
二、看清商品信息,理性按需消费。仔细核对商品功能、规格、成分、保质期等关键细节,选购保健食品认准“蓝帽子”标志及注册号/备案号;根据实际需求消费,避免因促销活动冲动下单,不轻信绝对化宣传与盲目跟风“网红推荐”。
三、看清促销规则,避免消费陷阱。提前梳理购物清单,仔细阅读预售规则、满减条件、优惠券使用范围等条款,警惕“先涨后降”“虚标原价”等虚假促销,可利用比价工具验证真实优惠,关注“价格保护”服务并及时申请差价退还。
四、保留消费凭证,依法理性维权。妥善保存商品页面截图、聊天记录、支付记录、发票、快递单等关键证据,发生纠纷先与商家或平台协商,协商无果可12315平台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