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楠溪人物   ->  正文
从玩家到壶商再到手艺人,广西紫砂壶匠人李成平

发布时间:2023-06-08 胡艺罗来源: 字体:

  近日,在县城遇见一间有趣的店名——遇合。

  遇合主营紫砂壶、礼品茶、精酿酒,在二楼雅间,藏有不同类型的紫砂壶及宋元明清时期的一些藏品。店主李成平是广西桂林人,身形壮实,略长的络腮胡上有点白须,颇有一些艺术家的气质,是一位年过不惑之龄的紫砂壶匠人。

  遇合出处《吕氏春秋·遇合》:“凡遇合也时,时不合,必待合而后行。”这样的意境,似与店主李成平的人生态度十分契合。

  2003年李成平开始玩紫砂壶,2009年到宜兴发展,成了一名紫砂壶商人,2018年正式成为紫砂壶匠人。2021年因故来到永嘉,当地宜人气候酷似老家广西,因缘际会便留了下来。并于今年成立自己的紫砂壶工作间,打算在永嘉收徒开制壶培训班,扎根在此。他与紫砂壶的故事进入了永嘉篇章。

  遇合

  在县城,“遇合”于近日正式开张。

  来到店铺,你能看出老板是一个爱茶的人,铺子里“横陈”着两张大茶桌。店面的陈设简约而不简单,一楼是紫砂壶制作工作室,篦子、竹拍、顶柱、明针、矩车、鳑皮刀等一应制器配套工具,都被束在桌上。没有茶友来访时,他便是一头扎进工作室,做他的紫砂壶。

  二楼雅间并不对外开放,一处陈列着的是李成平历年来做的紫砂壶,其成品或简素空灵,或大器厚重。“砂本无言,人心使然成美。心物相通,互为知己。”李成平说,各色的紫砂壶每个都是自己用心的作品,也是再难重现的作品。

  另一处则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古代藏品,以茶盏居多,还有不少福建著名的简窑制作的简盏杯。

  李成平向记者介绍道:“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承上启下的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的习惯在这个时期开始转折,而茶文化也开始有不同的转向。与唐朝的茶烹饪方法不同,宋朝茶饮的饮用方式被改为‘点茶’。”李成平指了指杯子内部有浅玉白色条纹,看起来像兔子的毛,因此该盏杯被称为“兔毫盏”。

  在这小小私人展馆里,记者被宋朝茶文化洗礼了一番。

  “开这样的店面,除了维持工作室日常支出,更多打造一个制作紫砂壶工作室,同时也打算在永嘉成立紫砂壶培训基地,让喜爱紫砂壶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因此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就业渠道。”李成平告诉记者,这样一间店铺是他来永嘉后,一直需要的工作间。一是在家中不方便喝茶会友,二是藏品没有合适的安身之所;三则是给自己找了一处适合制作壶的地方,同时也便于日后收徒授课。

  转身

  在李成平的朋友圈里有一段有意思的记录。“很喜欢导航的一句话:‘你已偏离路线,已为你重新规划路线,请在合适的位置掉头,’如果人生也能如此,那该多好。”

  李成平说,一不小心,人生半辈子过去了,才找到自己喜欢并坚持的趣事——制紫砂壶。也许再给他一次人生,他肯定与紫砂壶相遇会更早些。

  李成平在玩紫砂壶前,他是一个时间自由度相对大的股票经理人。“第一个紫砂壶,就是从朋友手里买来的,一个月基本工资才几百块钱,买一把壶就好几千。”李成平说:“当时自以为和这个朋友交情蛮深,后来发现他卖别人比卖给我的更便宜,这让我很生气。”但不可否认,交了智商税的同时,李成平也开始对紫砂壶生产源头产生兴趣。在有一定购买能力后,他通过网络,在宜兴找了一位卖家,买了他一箱紫砂壶,成了他入宜兴紫砂壶的敲门砖。

  2009年到了宜兴李成平才发现,紫砂壶价格从八块到八千万都有,中间有着不少门道,让他看到紫砂壶的巨大市场潜力,于是他选择留在了宜兴,这一呆就是11年。

  在宜兴,李成平开始慢慢对紫砂壶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机器做的紫砂壶与匠人做的紫砂壶有着很大的区别,机器效率虽高,却易呆板无神韵,而手工凝结着匠人的情灵审美,历久弥新。“把手工做的紫砂壶放在灯光下,你似乎能感受到它在呼吸。而你在看壶时,能让你烦躁的心变得安静。”李成平越发对手工紫砂壶爱不释手。

  经年累月,李成平渐渐认识到符合自己审美的紫砂壶要么市场上难寻,要么价格要六位数以上,因此他才渐渐开始转向制作紫砂壶,在2018年成为了紫砂壶匠人。

  李成平说,卖壶商人和制壶匠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子,卖壶肯定比制壶匠人赚钱更快,但两者利润是等同的,制壶则工作相对轻松,自由度更大。显然,他更喜欢自己匠人这个身份。他说,人应该从喜欢里得到快乐和力量,而不是花光所有的快乐和力量去喜欢。

  随性

  “大家对紫砂壶的定义,有着一种很奇怪的误区。”李成平说,来到永嘉后,发现这里的人对紫砂壶有诸多误解,如认为紫砂壶泡茶水,会越来越有茶香,或壶会变色。

  李成平解释说,紫砂壶是用矿石做的,其特性非常稳定。紫砂壶主要的材料是朱泥、紫泥、段泥等,而不同矿石有不同的颜色,而相同的矿石来自不同的矿区、矿层,烧制出来的品质也十分不同。一把紫砂壶,需经选料、制坯、成型、装饰、烧制等几十道工序,然而每一道都是要凭着经验去做。手工和机器锻造的紫砂泥也有着很大不同,手工做的紫砂泥颗粒感让人更舒服,更有质感。据介绍,制作紫砂壶的门槛很低,入行很简单,做好却很难。

  细究紫砂壶,你能看出作品非常讲究侧面的线条和形体组合,以及身筒和嘴、把、盖等部件的协调统一。除了采用一些线型装饰外,它靠的是用简洁的形态来表达作品自身的生命力,十分讲究匠人的功力。

  “完成这些工序,最难的是要展现出紫砂壶的神韵,也是一种自我艺术审美升华后的输出表达。”李成平表示,制作紫砂壶,自己得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比如去接触古玩、瓷器、青铜玉等。而为了鉴赏每个时期的器物,则需要了解每个年代的历史,只有在一定积累后,你才能通过制作壶来释放、表达,期望在追求自我审美的个性的同时,也能与大众达到一个共情。

  李成平称自己制壶十分随性。初来永嘉时,没有独立的工作空间,他在安顿好家里老小之后,晚上十点多钟开始做,做到凌晨四五点。有时遇到紫砂泥太干或者太湿,就只能交给时间,而等到了紫砂泥最合适的状态,但自己的状态不好,也可能就不做了。就跟作家写文章需要灵感一样。所以有可能四天能出一个作品,也有可能一个半月才能做好,更有可能做了不满意会丢弃不要,时间会拖得更长。

  目前,李成平的紫砂壶大多是通过朋友圈、抖音方式去售卖,八千到万元的价格不等。一两个月,他可能完成平常人一年的工资。而他的受众多数是回头客,一些懂紫砂壶的人。

  茶· 壶

  “壶与茶,常不可分。”李成平说,会做壶的不一定懂茶,但只有懂壶与了解茶后,才能做出适合品茗器物。因此,他也非常懂茶,爱喝茶,对茶水有讲究而在永嘉结识不少同好者。

  2021年,李成平因故来永嘉发展,其爱人因永嘉宜人气候与家乡广西相似,一来便喜欢上了,而后扎根在这里,把小女儿也转学过来。但李成平很少出门,凡是出门,无非两件事,一是看看永嘉的矿石,二是找找附近的山泉水。

  李成平来永嘉后不久,就曾用在永嘉随意找的一块矿石去尝试做紫砂壶,发现并不合适。但在永嘉东山下村找到了极好的泉水。用李成平的话说:“水是茶之母。”他很早就弃自来水泡茶,而是改用山泉水,或矿泉水。李成平说,一壶好茶,除了用山泉,还须配上等的茶叶和好壶,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是打山泉水认识的。”与李成平闲谈中,不少好友也纷纷来到店内品茗,帮忙。店铺合伙人陈伯忠与李成平相识不过三个月,也算是因茶际会,有了深交。陈伯忠对这个认识才不久的好友,十分称赞。与其相交后,对品茶文化有了一定认知,鉴赏紫砂壶的本事也“水涨船高”。

  对好友,李成平从不吝啬自己的好茶。记者在采访时,就有幸品茗到百年茶树出的新茶。“它有那个树木的味道,抿一口,含在嘴里,先是树木香到果香,再到花香,一直在变,你就会从这一片茶会去想象到这棵树。”李成平分享了百年茶树的茶叶,也告诉记者不同的茶需要搭配不同的壶,是非常有讲究的。一些新做的茶,要锁住茶香,需要用不透气的壶;而久放的老茶,会有一些杂味,需要透气一些茶壶,去泡茶。从而让茶与壶找到一个最舒服的状态,两者释放最佳能量。

  这位广西紫砂壶匠人在永嘉找到了自己的喜欢的一个状态,与永嘉相遇更是因缘际会。他说在喜欢的状态享受光阴岁月,简单的生活不需要那么富足,而是学会满足。他也对店铺“遇合”作了自己的注解,今作相遇二能彼此投合意,所谓遇见尤难遇,而投合者亦更难,当遇合尽兴则无憾事矣。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