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楠溪人物   ->  正文
在平凡的日子里放声高歌

发布时间:2022-04-07 董秀燕来源: 字体:

  大若岩双岙村,一个藏在山林中的乡村。这里的宁静常被一声声嘹亮的歌声打破,这歌声虽然不是十分悠扬,但锵铿有力,乡村气息浓郁。村民对时不时传来的歌声已习以为常,并会告诉远足而来的旅客,村里有人很会唱歌。这唱歌的正是18岁嫁到双岙村的徐秀平,今年她68岁。

  8岁登台唱歌

  小个子粗身段,短头发厚耳垂,外表看徐秀平是极其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一开口,立马就会让人觉得此人不一般。她声音洪亮,气息充沛,吐字清晰,虽达不到字正腔圆,但在永嘉山村能把普通话讲到这种水准实属不多见。最重要的是,徐秀平口才了得,用滔滔不绝来形容正是适宜。

  “我从记事起就开始唱歌了,只要让我听到歌声,我就能模仿,不管唱得对不对,反正我都开口唱。8岁那年公社有活动我就上台唱歌跳舞,还主持报幕,得到大家称赞,我唱歌的念头更坚定了。”徐秀平是碧莲下村人,她爸在村支书任上干了十多年,也许是因为从小家里就人来人往,徐秀平从不认生,开朗活泼。这种性格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不管家里来了什么人,也不管在什么场合,徐秀平是说唱就唱,从不忸怩作态。

  徐秀平兄弟姐妹5人,她最小,但只有她的嗓音条件特别好,也只有她说唱就唱。“那时候我的老师是广播,只要广播里播歌,我就会竖起耳朵,拼命记,然后不断唱,强化记忆。那时候广播播出的歌曲大多是革命歌曲,节奏和曲调都很高昂,唱了让人特别有精神。虽然很多地方都跑调了,但并不妨碍我一遍又一遍哼唱。”那时候,小徐秀平最喜欢唱的是《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她无数次低吟、高歌过这首满怀全国各族人民深情的歌曲。13岁那年,她参加了碧莲区宣传队,在碧莲公社各个点宣传毛泽东思想时,还曾在广播里以个人独唱的方式歌唱过《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那是我第一次在广播里唱歌,而且唱得是我最喜欢的歌曲,那种激动的心情我到现在还记得。”所以直到现在,徐秀平偶尔还会唱这首歌,回忆当初那一段美好。

  可惜的是,当徐秀平领到小学五年级的书本后,因为历史事件的影响,学校停课,从此,徐秀平再也没有迈入课堂,她认识的那几个字也面临一个个遗落在时间的长河的可能。“如果不是因为唱歌,我学过的文化都会丢光,幸好,我一直在唱,学唱更多的歌曲,所以有些字一直在脑子里。”在歌声中,徐秀平慢慢成长为一个十八岁的少女。

  50岁开始学习弹唱

  “十八岁那年,我从碧莲下村嫁到了大若岩双岙村。我的父母看上了我老公的勤劳和憨厚。”徐秀平告诉记者,她老公比她大9岁,是老实人,让她觉得很踏实。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从来不阻挡她唱歌,在楠溪山头一个妇道人家动不动就亮嗓子,还是很少见的。有了老公的依靠,徐秀平开始在歌声中打拼新生活。六亩地四头猪晒了千多斤番薯干摘了千多斤粽叶,这些仅仅是她一段时间里的主要劳动内容,徐秀平说自己对要做的事总是能记得清清楚楚。在她仅有的几年学习时间里,她一直是班长,还担任过学校学生会中队长,“学习成绩是相当可以的。”

  在添了三男一女后,生活的重担越来越沉,徐秀平解压的方式就是唱歌。一曲《东方红》就可以让她褪去疲惫注入活力,一声《学习雷锋好榜样》就可以让她劳动的双手变得有力。“开心,唱更开心,不开心,唱就会开心。”徐秀平说,唱歌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可以排遣所有的忧愁。

  快到50岁时,儿女都已外出打拼,田间地头的活也没那么多了,但徐秀平却更忙了,她开始学弹唱。没有老师,只有村里教堂的传教士告诉了她12个调,她一个人自己琢磨。孩子们给她寄了乐谱,一开始她完全不认识,慢慢地,凭着多年唱歌的感觉,她居然一点点认出来了,因为家里没有脚风琴,她就借用教堂的练。山区的冬天特别冷,徐秀平的双手被冻得僵硬,但她一样一有时间就练。“练琴的时候特别开心,这点冷和冻根本不算什么。”

  正当她练习到了关键期时,教堂的脚风琴却坏了,急得她打电话给嫁到温州的女儿求助。从小就听妈妈的歌长大并且自己也喜欢唱歌的女儿,就花了865元给徐秀平买了一架脚风琴。从此,徐秀平在这家就可以边练边唱,很快她的弹唱水平就直线上升。

  双岙村民居依山修建,以木结构的大屋子为主,大道坦外围着一米多高的长满苔藓和蕨类的蛮石墙。徐秀平家也不例外,当满是历史感的木构老屋传出脚风琴的音符,随之飘出嘹亮的歌声,往往会给路过的人惊外之喜。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里有位村妇爱唱歌也会唱歌,于是,唱歌又一次改变了徐秀平的生活。

  会一直唱下去

  “记不得有多少人上门来听我唱歌了,只要有人来,我就唱给他们听。他们愿意听我也愿意唱。“对于徐秀平来说,上门来听唱的人都是她的知音,每一次都她唱得很卖力,而且,这也是她学习的一个机会。

  “有一次一位上海来的高级音乐教师,听了我的弹唱后,说我弹得唱得都不错,她还指出我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太高兴了。“徐秀平说起这事,眉飞色舞,原本就高的音调又提高了一个调。她收藏着每一位来访者留下的片言只语,如果有报纸文章提到她,哪怕只有一句话,她也画出来并珍藏着,给下一位来访者看。”现在来听我唱歌的人都会拿手机拍我,让我找到了小时候上台表演的感觉,真好。“徐秀平的赞叹发自肺腑。

  因为歌声,不但双岙村,周边的大元下村,及整个大若岩镇很多人知道了徐秀平,也会带一些感兴趣的游客特意过来,于是热情的徐秀平会给客人做饭,拿出自家产的东西,整出妥妥一桌农家菜,旅客一边吃一边听歌,成就了一番别样的旅游滋味,也使这个平淡无奇的永嘉普通山村有了一抹特别的风景。

  “活到老唱到老,只要能唱我会一直唱下去,我对唱歌的热爱从未改变,希望我的歌声能给更多的人带去快乐。我现在开始用外孙女用过的电子琴,很方便,女儿说要给我买钢琴,我还没摸过钢琴呢,我的歌要是配上钢琴伴奏,会有怎样的效果?哈哈。”充满期待的徐秀平焕发十分活力:“我为你唱一首《五湖四海》,这几年有客人来,我都会唱这歌以表示欢迎。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嘹亮的歌声在古老的村庄响起,飘得很远很远......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