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不忘家乡根 回报桑梓情八旬退休老人张光海为村里公益事业陆续捐出100多万元

发布时间:2020-10-21 00:05:26 编辑:周艺 字体:
核心提示:不忘家乡根,回报桑梓情。在大若岩镇梧涨村有这样一位退休老人,他叫张光海,年近八旬,多年来情系桑梓,退休后,仍不忘家乡,修建古道、村办公楼、老人活动室、道路等,为村里公益事业陆陆续续捐出100多万元,他还长期帮助留守在村里的贫困老人,给他们送去大米、棉絮等物品,尽自己所能回报桑梓。

  不忘家乡根,回报桑梓情。在大若岩镇梧涨村有这样一位退休老人,他叫张光海,年近八旬,多年来情系桑梓,退休后,仍不忘家乡,修建古道、村办公楼、老人活动室、道路等,为村里公益事业陆陆续续捐出100多万元,他还长期帮助留守在村里的贫困老人,给他们送去大米、棉絮等物品,尽自己所能回报桑梓。

  为回乡退休人员打造温馨的家

  记者在梧涨村见到张光海老人,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穿着朴素,耳聪目明,说话口齿伶俐,精神抖擞的老人,竟然已80岁高龄。张光海,原永嘉县机械厂副厂长兼高级技师,有着43年工龄,退休后一直从事房地产工作,每次回梧涨村,张光海总是带着调查考察的目光,看看哪一寸土可建亭台,哪一块地可建设旅游景点,他心里都在筹划着。

  在大若岩镇梧涨村文化礼堂,这座占地约1200平方米的村文化礼堂,张光海一家捐资了11多万元,一楼的善行义举榜上记录着张光海的事迹,张光海改写了没有村办公楼和老人活动中心的历史,还建了15套商住套房,让那些老家没有住房的回乡退休人员有房可住。文化礼堂二楼的民间文化艺术展览室陈列着各种新奇独特的奇石,其中有不少是张光海购买捐赠的。

  梧涨村文化礼堂建成后,已成为村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热闹非凡,笑声不断。文化礼堂设有道德讲堂、文体娱乐室、乐器室等,围绕“孝德、养生、农耕、蚕文化”主题,在每层具体展示梧涨村的发展历史,如梧涨村村名的传说、张氏起源及分布、建国以来历任书记、村委会主任及大事记,古迹与景观、非物质文化、优秀学子榜、寿星榜、著名人物榜……內容精彩纷呈。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梧涨村还有一批在外工作的退休人员回乡没住房的情况,年迈后如何落叶归根是他们人生的下一个“路口”。打拼多年,归乡后已没有了自己的房屋,如何找寻精神家园?张光海为村里15户没有房屋的退休人员,建了套房4层共600多平米,为村里回乡的在外工作退休人员解决了住房问题。

  村民张世铎是其中一位受益者,张世铎是位退休老教师,今年87岁,张世铎告诉记者,退休后回来没有房子住,得知张光海要为退休人员建套房,还半买半送地给退休人员,让自己倍感温馨,这里环境很舒适,生活也很方便,内有厨房、卫生间及卧室,感觉与家乡的距离近了,有了自己的房子,现在一个月都会回老家一次,看看家乡的山山水水。

  建路造亭开发乡村旅游

  在建设新农村的浪潮中,张光海体会到梧涨村的旅游资源丰富,想获得更美好的幸福生活,必须开发旅游产业。去年5月份,张光海投资14.3万多元,在村里一个小岛上种上了近3万株水蜜桃。张光海告诉记者,这里四面环水,以后可以供游客赏花、采摘桃子,目前有三个人在管理。他还把金鱼山和金猫山连接成了风景点,总投资15万多元。2009年,张光海出资改建村委会办公楼五楼,老人活动室,出资修筑一道防洪堤坝,保护了一处滩林景点……

  退休后,张光海经常回到老家看看,发现村里的老人一年比一年多,可这些老人除了看看电视、晒晒太阳、拉拉家常,没有其他的文化生活,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极其寂寞孤单,于是披荆斩棘开通了封埋废弃10多年的登山古道,2013年他出资10多万,带领村民修建村后2公里多的水泥山路,并在路边建造了凉亭,其中一个建有厨房、卫生间,成了不少村里老人登山及游客居住歇脚的地方,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村民的脸上。

  张光海告诉记者,对这个村的感情比较深,主要是想改变村里的环境,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他会尽自己能力全力支持家乡建设,尽自己的力量,添砖加瓦,让家乡越来越好。

  大若岩镇梧涨村党支部书记张步载告诉记者,张光海老人退休后,一直想念家乡,他为家乡做了不少贡献,不管修桥铺路,还是老人活动室建设,以及对生活困难的村民,他总是慷慨解囊,他还长期帮助留守在村里的贫困老人,对村里的公益事业身体力行。张光海用行动感染身边的人,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在张光海的带动下,他的子女、姐妹也为村里捐款,助力村里的公益建设。

  多年来,因为张光海的善举,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村民们对张光海不忘家乡的举动更是敬佩不已。如今,梧涨村有丰富的山水自然景观,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该村曾获评温州市第一批“文明村”和第一批“浙江省文明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作者:潘金花)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