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其他新闻   ->   外媒看永嘉   ->  正文
温都网:拥抱楠溪江最美一段江湾

发布时间:2020-08-14 17:47:54 编辑:郑万云 字体:

  尽管天气还是很热,但节气表上的“立秋”已经到来。“秋”这个字自带回忆功能。如果你有一架可以穿越时空的望远镜,能看到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楠溪江畔的滩林里步出一队人,领头的是著名作家林斤澜,队伍里还有和他合称“文坛双壁”的汪曾祺,以及邵燕祥、刘心武、唐达成、林冠夫等文人雅士,他们坐上竹筏,沿楠溪江顺流而下,喝着农家黄酒,佐以岩头麦饼。生性疏阔的汪曾祺开心地说:“我可以负责地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很美的。”

  是的,楠溪江的美历经千年不败。不仅楠溪江很美,沿岸的古村落也很美,江畔的民宿亦姿色撩人,比如这家位于岩头镇下日川村的“阅溪壹号”民宿。

  住进景区如入画中

  “住在风景区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到了下日川村,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就住在风景区,也是一道风景”。

  去下日川村很方便,上诸永高速不过一小时,从枫林下高速,再过10分钟就能到达。村子在镇的西南部,楠溪江中游,著名的狮子岩景区就在该村的核心地带。

  狮子岩景区一直是楠溪江风景区的“C”位,因村前潭中的两座小屿,站岸边远望其型酷似狮子戏球,故名。遥遥一望,一屿如狮,浑身怪石嶙峋,昂首张口,迎流而踞。另一屿似球,名“狮子球屿”,其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江风吹来,树冠摇曳,宛如狮球滚动,活灵活现引人发笑。

  这是一片古老而年轻的水域。

  江水流淌了千年,两岸溪光山色夹道而来,阅溪壹号位于这里的沿江路。如果你在溪流的对面望去,视线极易被它吸引,它以雪白的墙结合纯黑的钢架,轻巧地从周边众多的民房中一跃而出。

  最美江景铺清眼底

  都说喜好最能代表心声,室内设计虽然无声,但却能无时无刻不在表达民宿主人心中理想的生活态度,“能看见美,住得安逸”这个主旨,充盈在阅溪壹号的17间客房内,整体面积超600平方米的空间里。

  这儿一共5层,一楼大厅简洁而疏阔,偌大的空间无隔断,只用木格和铁架分开几个功能区,你可以在这里聊天、看书、喝茶,暖黄的主色调温暖而慵懒,能让浮躁的心变得轻松而安静。

  从2楼开始到5楼都是客房,不用辛苦爬楼梯,这里有一般民房难得一见的电梯,民宿的主人笑着说:“设电梯的目的是为了给不同年龄层的客人提供便利,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

  电梯将人送到各个带有“溪”字的房间。隽溪房的落地窗位置一级棒,躺床上就能看到楠溪江水;月溪房面积很大,房型有点不规则,从入口到窗前这段距离,还会遇见一棵树。房间的尽头隔着地板有一块区域铺满白石,上置小小矴步,走过去就是一个大浴缸,设计独具匠心。

  有客人来住店指名要住云溪房——这是一个多功能套房,起居室旁隔出一个饮茶室,如果推开两扇玻璃门,外面自带一个小阳台,很多客人都惊喜不已。

  为了客人住得更舒服,业主不惜工本,为每个房间都配备自动窗帘、投影(电影)等智能家居,“我们要把民宿做成一个‘家’的样子”,阅溪壹号的主人如是说。

  惊喜不止于此,楼顶还有一个超大阳台等你光临。这里有着极其开阔的视野,可以采撷狮子岩最美江景铺满你的眼底心间。月明之夜,可约三五好友在这里用江风送酒、花香佐茶,不亦乐乎。“烤串可以吗?”当然可以,来了就像住家里一样轻松自在,想做什么都行。

  周边美景走走看看

  家门口的狮子岩玩停当了,可以去附近岙底村的龙瀑仙洞走走。该景区是浙江省最大的人工洞穴景观,洞内旅游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这里青山做屏,飞瀑如帘。设计奇巧,洞、瀑、池、亭点缀于山水之间,宛如天生。

  除了龙瀑仙洞外,最近走红各大网络的龙湾潭森林公园也值得一去,公园山高林密,世外喧器一应俱绝。又因奇花异草众多,而被誉为“天然植物园”、“浙南第一药王谷”等。传统风光外,这里还有长达1000多米的高空玻璃栈道漂流、12米悬崖秋千、森林滑道、丛林穿越等极限打卡项目,能让你的勇气值“噌噌”上升,尤其适合小年轻们光临。

  想为楠溪江添丽色

  玩尽兴之外,回去一定要在美食堆里打个滚。民宿周边遍布农家乐,永嘉田鱼、楠溪香鱼、爆炒螺蛳吃得停不下来。在围桌大嚼的同时,和阅溪壹号的业主扯点闲话。有人这样发问:现下温州各类民宿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至2019年年底,温州各县(市、区)民宿超1300家。在这一行涉过水的人都知道,在看似“躺着也能赚钱”的民宿业背后,藏有诸多困难和限制:资金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回报期长等等。阻力已知,为什么还要开这样一家民宿呢?

  “其实,不一定做任何事都要向着利益出发。”阅溪壹号的主人笑着说,在他看来楠溪江不只是所有温州人的后花园,更是全国以至全世界的美丽花园,阅溪壹号能开在这座偌大的花园中,为楠溪江增添一分丽色,“这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温都记者丁海琴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