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镇街社区   ->   巽宅动态   ->  正文
巽宅镇霞嵊村:革命精神照亮幸福的追寻路

发布时间:2019-12-16 23:25:58 编辑:郑万云 字体:
核心提示:山上枫叶飘,路边银杏落,溪畔荻花舞,冬日暖阳把楠溪江渲染成多彩的童话世界,显得幽静、寥廓、清雅。这里曾经是红十三军一团扩编地,革命的足迹化为人们的敬仰,穿越时空,仿佛看到子弹在飞,听到声音呐喊,继而汇聚为一股浩浩荡荡的洪流,彻底让日月换了新天,让百姓过上那种想要的日子。

  山上枫叶飘,路边银杏落,溪畔荻花舞,冬日暖阳把楠溪江渲染成多彩的童话世界,显得幽静、寥廓、清雅。这里曾经是红十三军一团扩编地,革命的足迹化为人们的敬仰,穿越时空,仿佛看到子弹在飞,听到声音呐喊,继而汇聚为一股浩浩荡荡的洪流,彻底让日月换了新天,让百姓过上那种想要的日子。

  红一团扩编为师建制

  巽宅镇霞嵊村位于我县西北部,小楠溪上游,是西溪和楠溪的交通要道。南通桥下,以往乘船可到温州;北至界坑,可到青田、缙云、仙居。溪水把村落一分为二,一为“地方”,一为“隔水”。

  据村民们介绍,“地方”依溪筑有一条孤形的城墙,城墙两端有寨门,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1929年11月,石染乡下坑口村农民章华在此建立了一支红军游击队,后来被编为红十三军第一团第二大队第三营。此后,霞嵊成为农民武装斗争和红军游击队的根据地,每次作战回来,都在霞嵊村和石染村一带休整。村里有赤卫队,负责红军的给养工作。

  1930年8月中旬,红十三军政治部主任陈文杰来到上董村,传达了关于攻打缙云县城的决定。8月25日,五尺、碧莲、茗岙、桥下等地红军2000多人,在村前溪滩上召开大会。会上,陈文杰在溪滩边临时搭起的高台上宣布军部决定:红一团扩编为师建制;同时命令红军部队向西进军,先打缙云县城,再打永康,最后会合红三团一起攻打金华。会后,2000多人的红军队伍开赴上董,加紧军事训练,做好攻打缙云的各项准备。

  在霞嵊有过三次战斗。第一次第二次红十三军胜利了,第三次主力部队去别地休整,留下来一支小队伍守根据地,结果浙保四团包围过来,在老百姓的配合下,战士们且战且退,转移石染那边去。浙保四团恼羞成怒,一把火烧毁村庄大部分房子,在人们的心里深深地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老人们回忆烽火岁月

  谁最了解当年的烽火岁月呢?当记者和村委会主任陈文斌联系时,他正在巽宅车站接应从县城回来的老父亲。陈文斌说父亲陈玉树写过《霞嵊村志》,情况相当了解。

  在“地方”村口的亭子前,阳光从樟树的缝隙中漏下,斑驳在鹅卵石上,鸭子在草绿色的溪水中列队游弋。78岁的陈玉树当过老师也担任过霞二村支书,依然精神抖擞,他指着眼前的景物道:当年红一团扩编为师建制的旧址就在溪滩上,全村人民支持革命,很多人参加红军,也作为根据地,每次大战以后都到霞嵊一带休整。1986年造路之前,有道寨墙,上面有枪眼和瞭望孔。

  89岁的陈岩彩1953年入党,他出生前后正是红十三军风起云涌之时,所以听前辈讲了不少的革命故事。沿着横跨两岸号称“永嘉一”的石板桥,陈岩彩带我们到“隔水”的算盘田寻找消逝了的烟云。算盘田呈长方形,约有6亩,陈岩彩说,陈文杰就站在上丘田做过战前动员,激昂慷慨,然后雄赳赳地去攻打缙云。

  此后,团结一致,不畏艰难,勇敢前行成为霞嵊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那些为衣食发愁的年代里,作为大队长的陈岩彩(后来成为霞二村支书)带领村民修建石板桥,每个成年劳动力分到60个义务工,一直到今天都发挥着交通的功能,当然还有风情的分享。

  传来乡村振兴好消息

  霞嵊作为红十三军根据地,解放后作为乡政府所在地,尔后的村庄感似乎越来越弱。可是近两年,人们的喜悦浮现在脸上,215省道开工意味着乡村振兴的利好消息,加上原先霞一霞二两个村合并以后,交通东风与资源整合相辅相成,往昔的无奈变成蓬勃的生机。

  215省道霞嵊到石染段300多米长隧道已打通,730多米的霞嵊隊道已打通,山霞到漈根岭隧道已开打,届时到桥下到瓯北到温州“一马平川”。围绕215省道,无论是界坑石染,还是巽宅山坑,霞嵊的中转作用不可或缺。

  “隔水”河岸生态修复工程两岸1500米,财政投入140万元,去年通过验收,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漈根岭古道项目已经落地,程序已经走好,现在已经在开建。乡村振兴还得依靠革命精神,陈文斌说接下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规划下步方案,相信在一天天的努力下,会一天天变美。

  这里的人们从不依赖等待,而是一直突破,33号云矿泉水厂和香菇基地的出现也并非偶然。巽宅镇镇长麻永锋说,在全域旅游的东风中,一旦成功启动从石染霞嵊到龙前进书的溪流治理,沿岸的每个村落都将是积极参与者和成果分享者,尤其是承前启后的霞嵊要有更多的担当或作为。

  阵阵松涛剪开了一抹喧嚣,疏清了飘零的枯叶,荡涤了竹林的弱枝,清纯了一溪流水。再次回望柿子红满枝头,石板桥下金波粼粼,当地干群尽可能把革命老区变为美丽乡村或把革命精神化为建设的原动力:曾经的激情还在,如今的梦想被照亮,幸福的前方在招手。

(作者:汤海鹏 陈秋芬)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