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镇街社区   ->   瓯北动态   ->  正文
珠岙村:农村社会变迁的东部典型

发布时间:2018-12-23 23:09:02 编辑:周艺 字体:
核心提示:12月22日下午,瓯北街道珠岙村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考察团。考察团由国务院参事室、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获得者、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省市县领导组成。

  12月22日下午,瓯北街道珠岙村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考察团。考察团由国务院参事室、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获得者、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省市县领导组成。

  在珠岙村,考察团先后走访察看珠岙小微企业园、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走进村史馆、党建馆、童装馆,详细了解珠岙村40年来在产业转型、生活变迁、物品供给、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历史变迁。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农村社会变迁的代表,珠岙村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展望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独特视角。

  从童装厂到童装市场

  上世纪60至70年代,珠岙村还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红薯、大豆等。同时发展部分副业,副业主要是村办集体企业,如麻绳厂、麻袋厂、服装等。80年代,珠岙村童装业兴起井逐步发展,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井存。

  1983年.正是我县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家庭工业应运而生的时期,曾多年担任过村妇女主任、县妇联执委、村党支部委员的李兄妹(尊称“阿婆儿”),从江北服装鞋帽厂副厂长的岗位上退休,时年52岁。

  回到珠岙村后她不甘寂意,在县有关领导的鼓励下,有多年企业管理经验,又熟悉服装生产工艺的她动起了办家庭童装厂的念头。说干就干,她立即物色了本村有一定服装缝纫经历的7位女工,并购置了多台高速平板缝初机,从温州土特产公司等单位进货面辅料,亲自指导设计,打版,然后将成衣销售至温州市区、瑞安、平阳等地。由于款式新颖、价廉物美,生意兴隆,一时名声大噪。为此,珠岙村第一家童装厂——永嘉县瓯北佳丽童装厂就这样红红火火地诞生了。

  瓯北佳丽童装厂的成功创办,使珠岙村民大受启发,纷纷效仿。1987年这一年,珠岙童装厂一下子就增加了17家,一些外出经商和原在佳丽童装厂打工的村民也陆续自立门户,自行办厂。至1992年初,珠岙村已拥有童装加工厂80余家,服装辅料1家,配套服务商店3家。童装产品已占据省内义乌、路桥和江苏常熟等大部分市场,畅销东北三省及内蒙,武汉等地。还有20%出口俄罗斯、荷兰、加拿大等国家,实现产值1亿元。我县桥头、桥下及文成、平阳等地的童装厂家也纷纷慕名前来珠岙村落户。

  “从80年代初期的几家发展到90年代的三百多家。当时在县委县政府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还筹建了珠岙童装城,建成后,全村400多家童装工厂供应着全国各地批发市场,村里常年灯火通明,蔚为壮观。”珠岙村村主任郑建武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几乎家家都有童装工厂,产品远销海外。来自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的近万人在此就业。

  1997年,珠岙童装工业产值1.5亿元,实现税利3000万元。温州童装第一村的名称由此产生。但98%以上企业属个体家庭作坊。受生产场地和环境制约,产品难上档次,规模难以扩大,市场吸引力难以提高。“温州童装第一村”面临着新的考验。

  从市场创立到规模化生产

  90年代,珠岙村童装行业发展到顶峰。如果说1992年建立童装市场,标志着珠岙村进入童装有形市场创立与发展童装产业初具规模的阶段,那么2001年至2010年是珠岙村规模化生产时期。

  “其实珠岙村工业发展史就是童装生产史,珠岙村1983年创办第一家童装厂;1992年建立童装市场;2000年左右形成完整童装产业链;2001年建成童装生产工业园区,入园企业40多家,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时期。”郑建武说,珠岙童装生产工业园区落成后,村里童装厂升级换代,许多厂搬进了园区。

  在有形市场取消之后,为了加速珠岙童装产业的发展,使其规模化,当时的村委会主任带领村内其他能人,积极推进珠岙童装工业园区的发展。1998年项日审批后,隔年开始建设工业园区。2001年,第一期27家童装企业全部入园。到目前为止,入园的童装企业共四十余家。由此,珠岙村在村庄北部建立了一个占地面积达242亩,集生产、经营和居住为一体的童装工业园区。

  至此,珠岙村形成了完整的童装产业链,童装产业进一步规模化,并吸引着周边童装业向珠岙村靠拢集中。20世纪90年代,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自于省内其他山区。2000年以后,大量外省人口开始流入珠岙村。

  “今天的珠岙村,全村有400多家童装工厂,外来人口达10000多人,是本村人数量的近10倍,主要以江西、安徽、湖北和贵州等省为主,主要从事童装和阀门行业,2000年到2015年,外来务工人员呈直线上升状态,15年内大约增加了6倍。”郑建武说。

  考察团专家告诉记者,作为东部地区农村代表的珠岙村,不同于人口流出地的中西部村庄,它更多地承接了中西部地区的外出创业与务工人员,为其提供生活场地和工作机会。

  从专业村向淘宝村转变

  虽然偏居一隅,珠岙村童装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洋中不断接受冲击和磨砺,逐渐成熟。2008年后,全国各地的童装业陆续崛起,竞争激烈,模仿和抄袭之风盛行,严重冲击珠岙童装产品,珠岙村童装经历了几年的低谷。这几年中珠岙村的童装企业也在不断地寻找出路,比如部分企业开始注重打造品牌,部分企业主动向电商销售转移,在2014年珠岙村首批被阿里巴巴评为“中国淘宝村”。

  “2010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珠岙村应势谋划,将线上销售与线下经营紧密结合,全村发展电子商务100多家,成功从传统的专业村向淘宝村的转型。”郑建武说,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纷纷进行转型升级,童装城逐渐完成历史使命,经过市场洗礼,电商蜂拥而起,形成淘宝村,建成“时尚轻工园”、“流程装备园”两个产业园,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改革开放40年来,珠岙村民秉持“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创办300多家童装生产企业,走出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道路,但绝大部分企业仍然为低、小、散的小微企业,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遇到“成长中的烦恼”。近年来珠岙村应势谋划,积极发展新经济。尤其是转变生产和销售模式,发展数字经济。依靠“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将线上销售与线下经营紧密结合,产品不仅行销全国,更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地,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致富。

  “改革开放40年来,珠岙村改革发展的脚步从未停下,从最初的一个人均耕地不到0.5亩的世代务农的小村庄,蝶变为‘温州童装第一村’,再转型为时尚轻工、装备智造产业集聚区,珠岙村实现了两次‘华丽转身’,现如今又向淘宝村”转变。这正是珠岙村作为全国东部地区唯一代表,列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跟踪研究课题的意义所在。”考察团专家如是说。

  考察团一行还参观了村内的文化礼堂、村史馆、党建馆和童装馆。随后,在村文化礼堂百姓舞台“村晚”热闹开场,现场座无虚席,考察团成员和村民一起观看了“村晚”演出。

  珠岙村的变迁,完成了由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的转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展望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视角。在今天,童装产业的守业与传承正面临着外界环境变迁与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但珠岙人坚信,“永嘉精神”将给予珠岙村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让珠岙村继往开来迈向新的征程。

(作者:范海国)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