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镇街社区   ->   鹤盛动态   ->  正文
建设诗词交流文化中心,把先人的诗句做成诗碑,计划打造诗路、诗街……鹤阳:修复“八景”找回遗忘的诗村

发布时间:2018-11-20 00:28:42 编辑:郑万云 字体:
核心提示:鹤盛镇鹤阳村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后裔的聚居地,后人继承谢灵运的衣钵,从宋朝到清六百年的时间鹤阳村诗人辈出,先后有38位诗人,作诗229首,曾经的鹤阳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诗村,然而时间斗转星移,曾经的诗村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鹤盛镇鹤阳村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后裔的聚居地,后人继承谢灵运的衣钵,从宋朝到清六百年的时间鹤阳村诗人辈出,先后有38位诗人,作诗229首,曾经的鹤阳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诗村,然而时间斗转星移,曾经的诗村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近日,记者获悉,鹤阳村将以鹤盛镇打造山水诗画示范带为契机,大力修复鹤阳诗词中的景色,找回昔日被市民所遗忘的诗村。

  村容村貌旧颜换新

  鹤阳村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坐落在楠溪江中游的东皋溪边,三面临水,村落背靠鹤山,全村350多户人家,1000多人。

  近日,记者在该村看到,一堆堆石块和沙子等建筑材料堆放房屋门口,机器轰鸣到处忙碌,施工队在井然有序地工作。村委会主任谢长荣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推进创建2A级景区和美丽村庄而进行的排污纳管、三线落地、环境整治等工作。

  谢长荣介绍,从前鹤阳村道路狭窄,环境脏乱,到处都是猪栏牛栏、菜园子和露天坑,路边垃圾随意堆放,卫生环境非常差,基础设施陈旧。今年9月,在鹤盛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以靓化村庄和创建2A景区为契机,全面开展环境治理,对乡村进行整体绿化美化。通过走访入户,晓明利益等方式,并及时召开村民大会,动员群众,克难攻坚,至今共拆除猪栏30个,拆除面积超过400㎡,新建公厕2个。与此同时,开展搭建排污管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该村投资150万元,在山脚至山顶铺建三条游步道,共700米长1.5米宽。投资近30万元,在鹤阳村入口建造一个面积200㎡,20个车位的生态停车场。此外,对门头进行绿化,在房前屋后用鹅卵石、柴堆、废弃的啤酒瓶和陶土罐改造成装饰品和砌成花坛。

  如今的鹤阳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建设日益完善,露天垃圾堆放场和违章建筑转变成优美的小型休闲广场,令人欣喜。

  诗词文化底蕴深厚

  谢长荣说,该村地理位置独特,继承谢灵运衣钵,宋元明清各个时期都出了不少诗人,一时名闻遐迩,是一个耕读典型、名副其实的诗村,是永嘉“诗画楠江”、“耕读文化”的具体体现。

  公元422年,谢灵运任永嘉太守。在任期间,他遍历诸县,发现永嘉山水奇物幽美,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优秀山水诗篇,并迁家人在永嘉居住。后人在北宋初年迁居鹤阳。

  “从宋至清600多年来,该村保持诗书传家,耕读继世的家风,并以家集诗词流传后世。”明朝时期鹤阳诗人辈出,文风鼎盛,明代著名画家十二世祖谢庭循,世人称其为“诗、书、画”三绝。谢庭循所画的《杏园雅集图》中的画意,筑有临清楼、高洁楼、诗意楼三楼,临流亭、兴仁亭、镇川亭、兰玉亭、松岩亭五亭,还有谢道宁《鹤阳八景诗》传世,反映了世代于此耕读的鹤阳居民优越的自然环境。谢长荣向记者介绍,温州大学教授张如元为鹤阳村编著的《永嘉鹤阳谢氏家集考实》,记录着有关鹤阳村从宋到清的传统诗词417首,其中内篇229首,外篇188首。作者有状元进士,名公显宦等,其中鹤阳村谢氏38位,外地诗人92位,最为典型的是明朝宣宗皇帝朱瞻基,他亦写鹤阳诗三首,为鹤阳留下灿烂的诗词文化。

  修复八景打造诗村

  谢长荣说,自民国以来鹤阳村写诗的人渐渐变少,直至今日,村中无人写诗,导致时代的断层。同时,对鹤阳人来说最珍贵的宝藏“鹤阳八景”也几近全毁,曾经的诗村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为传承发扬诗文化,打响诗村品牌,使之绽放昔日文学之花,今年该村大力修复“鹤阳八景”,找回被遗忘的诗村,开启了一系列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

  据清抄本《鹤阳谢氏家集》记载,明朝时鹤阳村就有了八景的说法,分别是锦嶂春晖、玉泉夜月、兰台清风、梅坡霁雪、环翠书声、临清诗思、并野农歌、回潭渔火。其中,“锦嶂”指隔溪前的连绵高山,如锦绣屏障而名锦嶂山;“玉泉”指碧玉般的鹤盛溪;“兰台”全称兰玉台,即村北的小山;“梅坡”指鹤溪对面西南方向的小山坡,有梅数棵,也称梅园;“环翠”指环翠书院,明朝诗人谢庭琛的书斋;“临清”指该村临清楼,因面临鹤溪清流顾名临清楼;“并野”指村东南的并排田野,“回潭”指东皋溪流经该村拐弯处的深潭。并有谢道宁作《锦嶂春晖》、《玉泉夜月》、《兰台清风》、《梅坡霁雪》、《环翠书声》《临清诗思》、《并野农歌》、《回潭渔火》八景诗文传世。

  谢长荣说,此次修复盘活不仅为了还原古迹,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休憩场所的同时,也促进孩子从小就了解村庄历史文化,传承并弘扬。接下去将建设诗词交流文化中心,延续环翠书院的文化传统,把先人的诗句做成诗碑;计划打造诗路、诗街,建设亲水公园、修复廊桥等;对村庄外立面、房屋形式及色彩改造,逐步推进诗文化的基础建设,为真正喜欢诗词的人提供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诗歌氛围,复原曾经的耕读诗村。记者 吴南杰 见习记者 李伊曼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