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   ->   新闻报道   ->  正文
季德寿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02 11:39:56 作者: 字体:

  14、季德寿 永嘉县岩坦镇岩龙村党支部书记

  简要事迹:

  季德寿,男,1966年12月出生,永嘉县岩坦镇岩龙村党支部书记。1991年,25岁的季德寿只身来到陕西,在宁陕县火地塘建了一个胶合板厂。后来,由于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政策,致使工厂停产,在当地欠下了65万元的债务。2002年,季德寿为早日归还债务,挥泪离开宁陕。从摆地摊、打零工、站柜台开始干起,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夫妻俩愁过难过,但挣钱还债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过。2013年,也就是11年后,季德寿终于挣够了钱,便带着账本从温州回到宁陕县,找到当年的十几位债主,还清了65万元的债务,用行动点亮了自己的诚信人生。季德寿的做法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2017年8月,经逐级推荐评议,季德寿入选《陕西好人榜》;10月,经陕西省文明办推荐,又入选《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

  详细事迹:

  季德寿曾因突如其来的变故,欠下巨额债务,可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他,又漂泊他乡默默打拼11年,执著地履行着“欠债还钱”的承诺,11年后跨越1600多公里,回到第二故乡宁陕清还了65万元债务,用自己的行为点亮了他的诚信人生,也温情演绎出一个异乡人22年的“宁陕情结”。

  “咱讲信用,你放心。”他向债主承诺

  30多年前,浙江温州永嘉人季德寿初中毕业后跟随师傅学木匠。1986年,刚20岁出头的他,在陕西省府谷县麻镇开了一个小作坊,经营木器生意,随着资金日渐积累,陆续开了第二家、第三家木器店。后来,由于发现了家具材料胶合板中存在商机,1991年,来到陕西省宁陕县火地塘建胶合厂。

  正当生产经营规模越来越大,遇上了1998年全国多个地区水灾爆发,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下达的封山育林号召,他将厂子关闭,贱卖机器设备,可面对巨额债务也是杯水车薪。1999年,由于怀揣着对宁陕的特殊感情,不舍得离开,便搬家到宁陕老城村再次做回家具生意,由于生意清淡欠债多(宁陕债务65万、老家债务50余万),利息也在逐年积累,不仅资金周转困难,还总是“拆东墙补西墙”。勉强撑到2002年,为了早日还清债务,季德寿夫妇挥泪离开了他们一直视为第二故乡的宁陕,去寻找能赚钱还债的门路!

  临行前,季德寿拍着胸脯对宁陕的10个债务人一一承诺:你们放心吧,这钱我一定会还你们的,等过段时间我有了还钱能力,就一定回来把钱还清!

  “一定要还清欠债。”他和妻子风雨同舟

  背着110多万元的欠债,又没有了本钱,还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其艰辛程度可以想象。离开宁陕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赚钱、还债几乎成了季德寿夫妇的唯一目的。

  接下来时间,他们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摆地摊,搞贩运,打零工,站柜台,还在西安灞桥郊外搭起了简易的厂棚,从小本生意开始做起。之后又辗转来到安徽,推着三轮车,夫妇俩到大街小巷各个小卖部、小超市去推销草纸,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多少个日日夜夜,夫妻俩愁过、难过,但夫妻俩谁都没有埋怨,履行承诺,挣钱还债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

  在销售草纸的过程中,季德寿发现了商机,抓住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半年后开起了小作坊生产草纸,夫妻俩又当工人又推销。在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中,以诚实守信的经营风范,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慢慢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作坊变成了公司。

  季德寿于1966年出生在当时的偏远小山村岩龙村,他从小就深知老乡看病的艰难,在他事业有了起色之后,就到无锡开办了百姓门诊部,邀请名医为普通老百姓治病,还总是要求医生站在病患的角度,为病人节省开支,能用便宜药解决的疾病绝不开昂贵的药,由于疗效好、服务到位,加上诚信经营的良好信誉,他的生意越做越好,生活也慢慢开始有了起色。

  “一定要还清债务。”2013年7月,季德寿在清还了老家50余万的债务后,跨越1600多公里,来到了他的第二故乡陕西宁陕找寻当年的债主。

  “不还清债,做人有愧疚”他如释重负地说

  “初到宁陕做生意,大家把我当朋友当家人照顾,在困难时候不遗余力的帮助我,宁陕是我的第二个家乡,欠老乡的钱心里特别难受。”季德寿说,他打过当年一些债主的电话,但号码变更始终无法联系上,随后也一直难以从繁忙生意中抽身,一晃又拖了几年。

  2013年7月,季德寿生意轻松些,便带着账本,从温州出发前往陕西省宁陕县寻找当年的10位债主。来到当年的胶合板厂所在地宁陕县火地塘,当年的生意伙伴、帮助过他的邻居早已随着搬迁失去了联络,季德寿无法找到记忆中故人,辗转查找到一位昔日朋友,在说明来意后,这位故友带着季德寿一一寻找到账本上的债主们,将65万元分别悉数奉还。

  一个债主朋友多年前病故了,有人给季德寿说:人都去世了,就不用还了。“人死账不烂,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朋友给予了最大的帮助,自己咋能忘恩负义呢?”季德寿坚持将欠款还给了该朋友的亲属。

  看到不远千里前来还钱的季德寿,徐建华(当年农行贷款的担保人)惊喜中掩饰不住激动:“阿德真来还钱了,当年我确实没有看错人!”

  8月,盛夏的宁陕分外凉爽,季德寿从未过得如此舒坦:历经7天,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家在四川的老王,还清了最后一笔欠款,当把当年借老王修房子的钱交给老朋友时,他禁不住一阵激动。

  “不还清债,做人有愧疚。”他如释重负地说,“11年了,我多次规划过自己的还账计划,现在终于梦圆了,压在心里的石头卸掉了,总算能睡一个安稳觉了。”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