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部门播报   ->   环保动态   ->  正文
“美丽环温行”走进永嘉,垃圾分类试点亮了眼球

发布时间:2017-08-13 15:37:00 编辑:郑万云 字体:
核心提示:8月11日,由温州市环保局组织的“美丽环温行”大型宣传报道活动走进永嘉,《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以及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10多人先后走访了原野园林农庄和大若岩镇,众媒体记者对大若岩镇的农村垃圾分类试点赞不绝口,亮了他们的眼球。

  8月11日,由温州市环保局组织的“美丽环温行”大型宣传报道活动走进永嘉,《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以及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10多人先后走访了原野园林农庄和大若岩镇,众媒体记者对大若岩镇的农村垃圾分类试点赞不绝口,亮了他们的眼球。

  8月11日,由温州市环保局组织的“美丽环温行”大型宣传报道活动走进永嘉,《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以及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10多人先后走访了原野园林农庄和大若岩镇,众媒体记者对大若岩镇的农村垃圾分类试点赞不绝口,亮了他们的眼球。

  第一站:原野园林

  当日上午8时许,在位于三江街道挂彩村10国道旁的永嘉原野园林农庄,采访团漫步在花团锦簇的幽径小道,这儿处处展现创意和低碳理念,一株株花草,经过巧妙的培植,富有艺术感。一棵棵朽木,经过重新利用,成了创意的桌椅。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能令人感受到天然氧吧带来的自然清新之美,将农业与休闲旅游观光相结合,创造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据原野园林产业部经理林飞凡介绍,一直以来,原野园林以“倡导低碳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为宗旨,开展城镇绿化建设、生态治理修复、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等经营业务,对当地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改善、农业科普传播、带动生态农业产业提升与推广以及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挥了示范作用,为永嘉的美丽乡村建设树立了榜样。同时,开展环保科研系列活动,积极开展盐碱地土壤改良、无土栽培实验活动,实现水循环、无病虫害生产蔬菜、水果,在社会及学校应用推广。

  第二站:大若岩镇

  10时30分,当采访团来到第二站——国家级生态镇大若岩镇时,徜徉在大元下村整洁宽敞、树荫蔽日的道路上,随处可见路边放着蓝、绿、橙3种颜色的大垃圾桶,上面标明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示意图。同样,随便走进任何一户村民家中,也放置着可腐烂和不可腐烂的一体化分类垃圾桶。采访团在村民陈文良家看到,一个垃圾桶里扔的是果核、菜叶、西瓜皮等,这就是他们所说的能烂的放在了一起;另一桶里装的是喝过的酒瓶子和矿泉水瓶。

  据大元下村村支书陈宗旺介绍,曾几何时,村里的环境是一塌糊涂,露天坑遍地都是,蚊蝇飞舞,村里的河边都成了垃圾场。自2008年开始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以来,拆除露天坑、河道清淤、道路绿化,一系列的整治行动使全村的面貌初步得到改善。进入2017年后,大若岩镇政府在埭头村、水云村、大元下村三个村推开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工作,常住人口将近1000人的大元下村结合农村居住的特点,每14户人家就近组成一个垃圾点,每个垃圾点都选有负责人,指导分类,责任到位,定期评比,村里还对做得好的村民进行奖励,从此,这里的环境大变样。

  梧涨村新建的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系统是大若岩镇政府投资建起来的,日处理能力达2吨。在这里,分拣后的厨余垃圾等有机垃圾微生物发酵处理,用于还田施肥。而不可回收的垃圾运往镇上的中转站,再运往县垃圾焚烧发电厂集中处理。

  “原来村里的垃圾车一天就满了,现在垃圾至少减少50%以上。”陈宗旺说。

  镇政府在埭头村也投资30多万建起了一个太阳能辅助好氧垃圾堆肥房,每天可处理埭头村、大东村、李大屋村等三个村庄2000多人约1吨的有机垃圾,可堆肥生活垃圾倒入太阳能辅助好氧垃圾堆肥房后,通过太阳能采光板加温,添加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利用多孔管道通风供氧分解有机垃圾,60天制成高效有机肥。

  大若岩镇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也让志愿者们大开眼界,来自永嘉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的王益明说,楠溪江目前面临最主要的污染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污染,如果农村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成功的话,从源头上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无疑是楠溪江的福音。特约记者 潘智化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