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今日要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在“大拆大整”中看到希望 在“大建大美”中实现愿望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大建大美”专项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7-07-07 17:24:00 编辑:周艺 字体:
核心提示:7月7日上午,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大建大美”专项工作会议。县委书记姜景峰强调,“大建大美”就是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功能的关键一招,是甩开追兵、赶超标兵,实现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要把握发展机遇,回应百姓期盼,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大建大美”

  7月7日上午,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大建大美”专项工作会议。县委书记姜景峰强调,“大建大美”就是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功能的关键一招,是甩开追兵、赶超标兵,实现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要把握发展机遇,回应百姓期盼,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大建大美”,让群众在“大拆大整”中看到希望、在“大建大美”中实现愿望。县委副书记、县长林万乐主持会议。谢崇福、陈建良、黄慧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会议。

  姜景峰指出,当前的永嘉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城市发展尚未实现从农村城镇化向都市区发展的根本转变,特别是瓯江北岸与温州市区在城市形态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全县上下要要强化政治担当、责任担当,把“大建大美”作为推动全面转型发展的实际行动,为温州再造新优势、再创新辉煌,打造全省“铁三角”贡献永嘉力量。要牢牢抓住机遇,整体推进城市空间优化、功能重组、形象再造,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为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大拆大整”中,老百姓从最初的质疑抵触到后来的大力支持、从“要我拆”到“我要拆”的转变,也折射出老百姓对美丽环境、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必须继续通过“大拆大整”消除隐患、整治顽疾,更要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大建大美”,全力以赴改善民生、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让群众在“大拆大整”中看到希望,在“大建大美”中实现愿望。

  姜景峰强调,要坚持一张蓝图,全力抓好规划工作,在理念上要环环相扣,在实施上要全域联动,环节上要全程把控,围绕“一江两岸”规划同步、建设对标、形态匹配的目标,重点抓好全岸线、天际线设计,实现与温州主城区遥相呼应、和谐过渡,在山区关键是打造特色亮点,进一步加大人与景的融合、生活与产业的融合、建筑风格和自然环境的融合,全方位提升楠溪江的山水人文生态之美。要坚持一步到位,着力提升建设品质,做到高门槛招商,提前制定科学的招商标准,全力招引资金实力强、运营能力强的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大建大美”,做到高标准建设,树立精品意识,避免“永嘉麦饼”式的形态布局,力求全方位体现永嘉特色、展现永嘉内涵、彰显永嘉精神,做到高水平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和人性化。要坚持一马当先,全力跑出永嘉速度,抓好项目招标的提质,让更多一流企业进入永嘉市场,抓好项目审批的提效,确保“大建大美”项目实现“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佳”,抓好项目建设的提速,实行“项目挂图作战、任务挂表销号”,实现项目快推进、早见效。要坚持一心为民,确保实现共建共享,构建更加便捷的交通路网,抓住杭温高铁在永嘉两处设站的历史性机遇,并不断完善县内交通网络,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提升永嘉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更加舒适的城乡环境,不断提升城镇总体形象和品位,打造一个乡村整洁化、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

  姜景峰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集中推进一批有实效、有影响、可示范的“大建大美”项目。要营造浓厚氛围,突出精准考核、形象进度考核,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坚持舆论开道,提高社会公众对“大建大美”工作的认识,最大限度的激发老百姓的参与热情。要严明规矩纪律,严肃查处扰乱征收拆迁、房地产正常秩序、插手项目招投标和工程建设谋取私利现象。在启动“大建大美”的同时,“大拆大整”一刻不能停,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硬,按照既定目标任务,保持势如破竹之势,坚决打赢“大拆大整”这场攻坚战,确保今年年底再上新台阶。

  林万乐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凝聚最大共识,深刻领会“大建大美”对于永嘉的重大意义,“大建大美”不仅是城市转型、脱胎换骨的“最后一次机会”,也是永嘉实现从农村城镇化向都市区发展的“最好的一次机会”。“大建大美”顺应时代、顺应发展、顺应民意,需要上下同欲、举全县之力干好这件大事要事;要打造品质样板,,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城市,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更好地建设城市,全力打造标杆项目和传世精品,更加注重系统性,更加注重全域性,更加注重联动性;要形成最强合力,坚持块抓条保、上下联动,系统谋划、压实责任,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到边想边干、边干边总结,有序推进各项建设任务。

  会上,县委常委、副县长王高博部署具体工作任务;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瓯北街道、三江街道和桥头镇负责人分别作表态发言。记者汪雪琼

[1]  [2]  下一页  尾页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