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楠溪文苑   ->  正文
挖掘楠溪族规家训,助推永嘉家风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22 22:31:59 作者: 字体:

  郑柏松

  经过2年多时间的搜集、整理,今年5月,《永嘉楠溪族规家训》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

  从2013年8月份开始,一行人爬山涉水,跑遍了我县300多个村落,在521个姓氏家谱中,收集整理出145篇家训、族规、凡例、名言等入编。

  一、家训的历史

  家训就是宗族祖辈诫示子孙后代,用以规范族人行为、处理宗族事务的一种言行准则,是族权的重要表达形式。家训是科学与道德的结合,特别在道德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时代的变迁中一直能保持其生命力。

  早在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家训,就有周公教诫儿子伯禽注重德行修养、礼贤下士等有文字资料的记载。但是,真正意义的全面而系统的居“家”之

  “训”的家训,则是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才出现。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汉代,家训对中国社会生活发生较大影响,明清达到鼎盛,并多见于各姓氏宗谱。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20多种,包括《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并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中华优秀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家风源于我国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也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包括传承价值观、论理观与道德观,也包括传承的基本方法与规矩。优良的家风、家训其终极目的就是达到“家和”,达到“万事兴”,达到家族的世代繁盛。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作用。

  二、编写家训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其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美德故事,何尝不是一种族规家训的现实反应呢?沙头镇的朱清众和朱启忠,同为朱姓同宗,一位是孝悌的传承榜样,一位是道德慈善的楷模。廊下村朱清众,他自掏腰包建老人亭,每年重阳节,宴请全村的老人,还给每位老人1000元红包。特别是村中有位孤寡老人,像对待他自己的父母一样。2006年,他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花坦的朱启忠,曾获“温州市优秀教师”、“永嘉县师德楷模”。他扎根于偏僻山区执教33年。他省吃俭用,长年坚持结对助学贫困学生,累计资助学生112名、资金10万多元;他还四处奔波,发动社会爱心人士,结对贫困学生110多名,解决助学资金20万多元。。

  不论是家训的历史,身边的故事,还是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挖掘宏扬楠溪族规家训的决心,我们认为出版《永嘉楠溪族规家训》这本书,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为创立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家训出一点微薄之力。

  三、采编过程并非易事,跑遍400多个村庄,查阅400多份族谱

  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计划编《永嘉楠溪族规家训》一书。当时,我们“永嘉县姓氏文化研究会”30来人,到每个宗祠的族谱中寻找原始的姓氏源流和宗祠的材料,无意中发现族谱中的族规家训具有很高现实价值,引起我们的兴趣。为此,研究会决定立即着手搜集永嘉的族规家训。30多位离退休干部,不遗余力,顶炎日,冒酷暑,风雨无阻,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跑遍了400多个村庄,翻阅了400多个姓氏的家谱,搜集了许多原始材料。但是,在收集材料和编辑工作中,也碰到了许多困难。

  其一,开启族谱有严规。一般情况下不开谱,若遇特殊情况,得得到族长或村干部同意,还必须履行一种仪式:开谱前要点燃香烛,燃放烟花爆竹,族众跪拜。仪式过后,族长才开启谱箱,那庄严肃穆的场面真令人震撼。

  另外,族谱有专人保管,即使征得族长或村干部同意,保管人不在,就白跑一趟,有时为得到一篇家训材料需要跑两三次。

  其二,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永嘉大部分都是山区,毗邻仙居、缙云的村庄,不仅路远,而且交通不便利,有的村庄没有直达的班车,有的村一天只有一个班次。甚至部分村庄还需要徒步一两个小时。其实,比起交通不便,更难的还是老百姓对这项工作不理解、不重视。

  其三,搜集到的族规家训基本上是繁体字,必须予以断句加标点符号,修正错别字等。同时,还要按内容对其分别归类等。

  四、内容涉及九类,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永嘉地大物博,姓族众多,以山水田园风光、耕读传家文化著称于世,以民风淳朴、宗族团结、崇尚传统闻名遐迩。故此,永嘉家训提倡孝悌、耕读为本、修身齐家的特点十分突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孝悌、耕读为本、修身、整肃门户、严守尊卑秩序、善择婚姻、丧葬宜俭、宗族事务、国课当完、调整与乡里社会及国家的关系的具体规定。

  此次入编《永嘉楠溪族规家训》的共146篇,均采集自永嘉楠溪、西溪、菇溪、仁溪流域的各姓氏宗谱,以及附录八篇名人家训、名言。

  纵观《永嘉楠溪族规家训》的内容,家训的功能在于调节个人与家族、社会的伦常关系,以保证家族的生存与发展,具体有如下九种:

  1、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首重人伦,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

  譬如巽宅镇小溪村董氏家训“子必孝亲,弟必敦其兄。事长必悌,亲友必信”,岩头镇陈岙村陈氏家训“孝悌乃百行之源,为人之本,故惟孝友于兄弟施之,即为一家之政。”又如桥下叶岙村叶氏家训“事君必忠,事亲必孝。事长必悌,亲友必信。”再看碧莲上村“永嘉郡祠”刘氏家训“子孙自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出就外传,延聘名师教也,必以孝悌忠信为主,偏滞词章,不必吸取。”

  2、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

  3、耕读为本。“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譬如瓯北东村陆氏祖训“父母教育子弟要率先垂范,子弟遵循教导就会严谨。做父母的,在子弟童年前阶段就应该经常训导教诲,讲明白做人的义理,早晚之间要以好的言行作为家常示范,使子弟得到品德的涵养和熏陶,养成好的道德情操,自然就会孝悌家族,忠于国家。”又如岩头镇陈岙村族规“我族苟有聪明子弟,当即为之择名师益友造就学业,或家贫无力,族中宜量加賙恤,以租田资其膏火,迨学成名立之,即于租田租内抽出仪塾,以给其一生衣食。”再如枫林镇枫林村徐氏族范“我家世以耕读为务,但先耕则成业,读则成名。今非不耕不读也,要不能以先人勤勤恳恳耳。夫农,生之本;士,仕之基也。而今以往,须加努力勖功、敦本、务实、行有余力,乃可他务,愼毋以末先本。”

  4、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如岩头镇填垟村周氏家训“古云父生师教,师道尊严与父相等,固不容稍加轻忽,今人罔识师,拥皋比而淡经者,或非可师之人,自揣不足以当北面之礼。”又如桥下镇东山村黄氏家训“延师傅以教子弟,明礼仪而先修身。”如岩头镇象川(下日川)周氏十训“存本心。人性本乎天,良心皆天生。心田存一点,子种与孙耕。升斗并称秤,都从公平行。凡我宗支子,良心不可更。”

  5、禁锢宗族成员的人身和思想。

  6、以劝诫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足国法。如沙头镇珍川朱氏族范“群子弟聚族既繁,贤愚不等,其间循规蹈矩言行有可取者,当嘉奖之。如有不守本分,悖逆乱常者,宜痛绳之”。又如:岩坦镇上幽村毛氏族规“族内子孙有败坏伦理、妄为不法,如不孝不悌、赌博恃强横行、奸盗诈伪等事,众共攻逐”。

  7、调整家族组织内部的民事关系,维护封建自然经济。

  8、剥夺有罪族人和身居下贱族人的入谱权、继承权。如桥下镇桥下村戚氏宗谱“男子有污行玷宗族者,削名不书”。桥头镇黄坦村蔡氏宗谱“有素行不端,流入匪类者,谱削其名,不使宗归”。

  9、在婚姻关系方面,家训族规最突出的内容是规定等级婚姻。如岩坦镇深龙村应氏家训“婚娶不得论财,须择诗礼之家,及察妇婿之性,行纯良。其良贱不同,暴论逆恶疾者,不得与议。”再如大若岩镇蒋山村杨氏家训“提倡男女平等,不能包办代替。嫁女择佳婿,勿重聘金;娶妇求淑女,毋计厚奁。”

  不过有些族规因为当时所立的时代背景等原因,难免会有局限性,或带有消极的思想。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看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影响着社会之风。时下,引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时代风尚,顺理成章地成为家风家训的重要内涵。

  链接:

  近几年来,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在全县范围联合开展“百村传立家规家训”活动,全县110余个行政村组织“户户立家规、人人传家训”活动,参与活动户数达18000余户,出现了一批赋有新时代精神的新家训;在全县范围共创建了文化礼堂119个,并将“家训进礼堂”作为文化礼堂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推进我县的家风建设工作。

  我们姓氏文化研究会也密切配合相关部门,下文化礼堂宣讲族规家训11场次,受教育人数2000多人。同时,还积极开展家风宣讲进校园活动。通过各种宣讲活动,使族规家训家喻户晓,并发扬光大,坚持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泰民安、国强民富的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