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部门播报   ->  正文
县人民医院的蜕变:软硬件提升实现“飞跃”

发布时间:2017-02-17 20:28:33 编辑:周艺 字体:

  为适应医院业务发展需要,近年来永嘉县人民医院始终以“人才兴院、技术强院、强化服务、科学管理”为服务发展宗旨,从软环境和硬件设施上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全力打造新型现代化医院。2016年,医院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购置先进医疗设施,坚持以技术发展为支撑,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己任,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使医院的管理、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全体医务人员同心协力,积极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开拓创新、深化改革,不断增强整体素质,努力改善医疗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赢得了众多患者的信赖。

  抓硬件

  改善医院就医环境。一是新院迁建工程是县人民医院今后最大的计划,2016年启动的工作为土地政策、方案招标、资金落实等。二是急诊综合楼已于今年陆续搬迁投入使用。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11608平方米,床位160张的急诊综合楼的建成不仅解决了病人住院难的问题,更为永医晋级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奠定基础。三是门诊流程改造和病房装修。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始建于1997年,硬件设施与流程设计已无法满足如今日益剧增的就诊人流量。原先的门厅比较小,进出人流量大,原先的H型门厅显得十分拥挤,大厅的光线也受到门柱遮挡,显得有点暗,加上门厅的使用年限已久,于是进行改造,受到患者诸多投诉的公厕异味重问题也将在这次整改中一并处理。门诊楼整体改造装修工作的一期招投标,并于2016年3月份进场,目前已完成门诊厕所的改造、门诊门厅的改造。第二期则根据功能分区及信息化改造重新合理布局,对剩余的诊室及走廊、楼梯墙面进行优化改造;第三期是门诊楼外立面美化工程。住院部改造工程的预算审核,并于6月底启动招投标工作。四是体检中心改造工程已完工。此次改造工程主要围绕科室布局调整、地面改装、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等方面,群众反响很好。

  更新大型尖端医疗设备。2016年,县人民医院投入3000多万元,从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地引进大型尖端的医疗设备。其中进口磁共振、16排螺旋CT,数字减影X线成像系统,乳腺钼靶机、高端彩色超声诊断仪等全新设备都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一些设备。原先医院只有一台CT设备,因为长时间没有更新,加上就诊患者的增多,已经不能满足就诊需要。新CT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检查速度快、辐射量低、图像清晰度高和应用范围的广等方面。经统计,新的CT投入使用后一天可以完成200名左右患者的检查工作,远远超出老的CT工作80多人的检查数量。检测速度的提速,极大地缩短了患者就诊的等候时间,更是为急诊患者提供了宝贵的急救时间;CT检查X线辐射量大一直是困扰患者的问题,新CT采用迭代技术,大大减少了病人的辐射量,能更好的显示肺部小结节、细微骨折等,减少误诊漏诊等,更加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诊断,进一步提高在临床、化验、检查、手术等方面的能力,使治疗过程更加精细化,为患者在当地就医提供了便利。

  体检中心的X线拍片系统(DR)是目前最先进的双板DR,图像清晰,有利于微小病灶的诊断,辐射量小,仅为常规摄片X线剂量的1/10至1/30,将患者的射线损害降至最小,有利于患者的健康,还具有自动跟踪及自动曝光控制系统,图像质量好,无需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复拍片。另外,该院体检中心还引进全新的日立大二郎神B超诊断仪,与温州附一引进的B超一致,功能齐全,广泛应用于各个脏器的检查,尤其对甲状腺、乳腺、血管等方面的检查表现优异,并且具备弹性成像功能,在甲状腺、乳腺集结节和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科室建设逐渐完善。陈大伯是一名尿毒症患者,10多年来,每周都要进行血透。最初,他都是转两次车到温州做血透,来回车费就要几十元,而且还要耗上一整天的时间。后来,县人民医院开设血透室,医院的血透床从10张增加到28张、38张,接下来将增加到55张左右。但仍供不应求。现在患者陈大伯每隔一天都会到这里做透析,他说:“在家门口的医院看病,不仅省了交通费,报销比例还高!”随着急诊综合楼投入使用,血透中心的规模从原来的500平方米,增加到了1000多平方米,床位从原来的28张扩大到38多张,极大地缓解血透病人的就医难问题。不止如此,医院已相继开设了重症监护室(ICU),成立了永嘉县急救中心,为严重多发性创伤、各种重度中毒、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疾病的抢救赢得宝贵时机,并装备精良的抢救设备和手段,确保了较高的抢救成功率,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在继续发展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医院有计划地发展有潜力的学科,形成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格局,现拥有1个浙江省县级医学龙头学科(泌尿外科),1个省级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康复护理),5个县级重点学科、3个县级名医工作室。神经内科加入“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更好地开展溶栓技术造福永嘉百姓。

  强软件

  重视科学管理,确保医疗质量。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有效预防及正确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医院制定《永嘉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办法》。并且定期下科室检查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及安全隐患排查,发现未落实及落实不完善,督促科室及时落实完善,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置,重新修订危急值范围,从源头上防控医疗隐患,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以保证医疗秩序正常进行。加强了对电子病历的运行监控,督促临床医生及时完成病历书写。每月对全院的运行病历检查一次,同时在病历质控微信群里公布检查结果,有效促进临床医师及时完成病历书写。此外,医院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公开设立举报箱、患者投诉箱、职工意见箱,广泛征集患者、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作为县内唯一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县人民医院非常注重百姓的健康管理。医院建立了体检“危急值”及时报告制度,当体检结果达到危急值时,医院会第一时间通知体检人员或家属,建议他们复查或就诊,同时做好隐私保护。体检后,医院还会为体检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安排医生为他们答疑解惑,提供健康咨询和后续治疗。在体检中心,体检人员每人可获得免费自助早餐一份,种类10多种,搭配合理,适合多种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饮食食谱。

  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好评增多。坚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落实网络、电话、现场、微信、温州智慧健康APP等多途径预约服务。全面升级医院官方微信,开发微信预约和检验结果查询服务功能,患者在家动动手指就能预约该院的专家和柔性引进的医学专家,并可在手机上刷条形码获取化验结果;制定统一的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把预约诊疗与病案管理和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患者预约就诊的比例。开通“诊间结算”,患者就诊可在诊室内刷卡支付医疗费用,无需再次到收费窗口排队缴费,患者看病更加便捷。探索建立的预约平台,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分工协作关系,做好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医院相互间的预约转诊服务。该院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候诊时间,改善服务态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县人民医院涌现出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医院的医生、护士经常加班加点,放弃休息为患者服务,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医生想尽办法帮患者省钱。全年,办公室组织全院职工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共计64人参与献血。组织医疗队进村义诊和健康宣教,为村民们免费体检。

  人才队伍建设显成效。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走出去,二是请进来。走出去,先派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培训或不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参加学习交流,以开拓知识面,培养学科带头人。2016年已选送8名护士长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一医进修,5名护士长参加浙江省护理管理新进展及技巧暨护士长岗前培训。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与提升服务分析会,护士长及重点科室、重点人员参加。加强在职培训,做好新护士岗前培训、轮转护士岗前培训、外出学习进修、继续教育、临床教学等工作,每年参加全国、省、市级年会100余人次。赴温州医科大附属一医呼吸科、血透室等科室进修共15人次。通过派医疗技术骨干外出学习和新技术项目引进的方式,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请进来,采用请进来讲学、坐诊、业务指导,开展“三基”培训、考核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学习,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积极引进人才,同时接收来院进修人员共13人。

  县人民医院已与13家成员单位签订协议,并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开展了个性化的全覆盖帮扶工作,出台了新的实施方案,召开了工作例会,组建了联合病房并下派了兼任的联合病房主任,下派了执行院长,建立了永嘉县人民医院医联体工作微信群。基本实现乡镇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格局,永嘉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在人才柔性引进方面。通过做好专家对接、工作安排、结对人员等相关工作,已引进33位专家,其中13位专家定期坐诊。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项,开展手术411例,门诊4684人次。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市级医学专家的优质医疗,为永嘉百姓谋福祉。

  医院的发展建设如同建造一座大楼,扎实的医疗基础就像地基一样重要;而医疗水平的高低则决定了大楼的高度,高大的建筑往往更能吸引人;医疗服务质量就像大楼的内部环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是永嘉县人民医院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今,由于改善了医疗环境、提升了医技与服务水平,县人民医院的诊疗条件和就医环境发生了质的飞跃,前来看病就医的群众日益增多。同时,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不仅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而且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就医环境,满足了患者就医多样化的需求。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