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今日要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我县两个项目接受全市大拆大整“比学树”现场观摩

发布时间:2016-12-09 01:56:00 编辑:周艺 字体:
核心提示:三江街道“大拆大整”瓯窑小镇培育项目和瓯北街道安丰-礁下片区连片拆整项目,作为我县开展“大拆大整”专项行动打造的鲜活案例、最新成果,集中反映了永嘉“大拆大整”工作成效。

 

  三江街道“大拆大整”瓯窑小镇培育项目和瓯北街道安丰-礁下片区连片拆整项目,作为我县开展“大拆大整”专项行动打造的鲜活案例、最新成果,集中反映了永嘉“大拆大整”工作成效。

  瓯窑小镇培育项目

  简介:三江街道龙下村有着千年瓯窑历史文化底蕴,曾经出土有1000多年历史的瓯窑青瓷上千件,而且背靠正在崛起的三江商务区,离温州市区只有十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

  2个月前,该村仍是三江北部一个被边缘化地带,因为乱搭乱建严重,村容村貌不容乐观,瓯窑文化百废待兴。今年10月初以来,我县借“大拆大整”东风,短短2个月时间,就在龙下村片区完成拆改9.65万平方米,整治村庄2.1平方公里,流转民房20座,打造文创工作室18个,目前已谋划一个面积5平方公里,以龙下为核心,覆盖周边12个村的瓯窑小镇,融瓯窑文化、众创空间、休闲旅游于一体,创造了永嘉拆整改建一体化的“龙下样板”。

  下阶段,将抓紧瓯窑小镇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启动瓯窑博物馆、大师工作中心建设,加快农房流转,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特别在年内20天左右完成其余村庄5万平方米的拆改任务,引进国家级大师1人,省级大师2-3人,打造全市文化产业的集聚地。

现场:远眺青山环绕,近观鲜花满园。车子驶入龙头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瓯窑小镇”四个笔锋苍劲的水墨汉字,在粉墙黛瓦的衬托下,浓厚的瓯窑古风顿时扑面而来。

  从龙头村沿溪路笔直驶入龙下村,翠绿的草坪、娇艳的月季、素雅的农舍交相辉映,昔日长在城镇肌体上的一个个“伤疤”、“毒瘤”,在“大拆大整”中迎来转型新生,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瓯窑水墨山水画卷。

  从龙下村村民中心前的生态停车场进入,“千年瓯窑坦头遗址”几个大字出现在眼前。沿路走来,仿古的木花窗,古香古色的路灯让人目不暇接。一路上,中国瓯瓷学院(瓯窑培训中心)、永嘉瓯窑陶瓷艺术研究所(非遗传承基地)、汉承瓯窑研究院、永嘉工艺美术木艺馆、紫砂主题的紫悦轩等10多家与瓯文化相关的特色建筑如同一颗颗镶嵌的宝石璀璨夺目。

  从这些建筑出来,来到瓯窑文化广场前,坦头古龙井、龙窑旧址、仿古长廊、半月池塘、日月巷等景观层出不穷。新增的稻草乐园更是给人眼前一亮,一个个稻草人手舞足蹈,惟妙惟肖;一旁的牛马羊等动物神态自若,或奔跑、或静立、或远望,吸引了在场嘉宾纷纷拿出手机尽情留影。

  安丰-礁下片区连片拆整项目

  简介:瓯北街道安丰-礁下片区共6平方公里,聚集了1045家“四无”单位、560家高耗能企业,是瓯北企业低小散最集中和环境脏乱差最突出的地方。“大拆大整”行动以来,共拆除违章建筑42万平方米,成为全市单个区块拆违体量最大的项目。

  速战速决的示范,边排查、边通知、边腾空、边拆除,组建8个尖刀班、16个攻坚小分队,每个小分队包干80家以上拆违任务,最高日拆违量达4万平方米,仅32天就全部拆除该片区42万平方米违建;和谐拆违的标杆,针对16家最难啃的历史违章企业实行“四个一”推进机制,各攻坚队始终坚持尽到热心、尽到细心、尽到耐心、尽到真心、尽到公心的“五尽心”工作法,处处呈现“晚上主动腾空、白天主动拆除”的和谐画面。

  下阶段,将以拆违全胜为新起点,全面启动控规调整、规划设计,全速推进休闲公园、精品河道建设,全力攻坚安丰旧村改造,实现“大拆大整”向“大转大建”的华丽蜕变。

  现场:在安丰片区安康路21号柏亨阀门所在地,四台挖机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拆除工作,现场占地22亩多的企业厂房已轰然倒下。这里曾聚集了1045家“四无”单位,是瓯北企业低小散最集中和环境脏乱差最突出的地方。

  10月份,记者第一次来到这里时,铁皮结构搭建的违章棚随处可见,漆黑脏乱的小巷里堆满各种垃圾。厂房紧挨着厂房,没有任何消防通道和安全通道,在一些企业厂房里,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和消防设施,大量阀门零部件随地堆放,锈迹斑斑的生产设施,昏暗的生产环境看上去非常简陋。

  在“大拆大整”专项行动的背景下,我县以破竹之势集中推进安丰片区整体拆除工作,短短1个多月时间里共拆除违章建筑42万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拆大整”后留下的“战场”依然清晰可见,破碎的铁皮,弯曲的钢架被统一堆放在一起,现场大部分建筑垃圾已经全部清除,剩下一片空旷的土地。

  今后,这里将成为瓯北产城融合的一个新样板,在同步谋划安丰150户旧村改造的同时,打造一个1080亩集生活、生产、生态三生共赢的产城融合示范带,建设以泵阀为主导、产业链相关联、服务链相支撑的小微园。记者 范海国 汪雪琼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