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镇街社区   ->   桥下动态   ->  正文
鏖战莫兰蒂患难与共 桥下镇抗台救灾三个“度”

发布时间:2016-09-18 22:17:14 编辑:周艺 字体:

  及时转移安置群众220人,实现人员零伤亡;及时通知商户、住户转移财产,减少受淹损失;出动镇街干群和三支消防队,快速启动灾后清理工作……应对台风“莫兰蒂”,桥下镇亮出“三个“度”,从抗台救灾到灾后恢复,从领导干部到基层群众,及时防御、迅速行动,发挥出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取得了抗洪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工作动员部署有态度

  在防台抗台的“战役”打响之前,镇党委和政府班子领导就分别深入到全镇几个重点村,自始至终与村干部一起奋战在防台抗台的第一线,度过了多个不眠之夜。

  9月16日凌晨桥下降雨量加大,镇村干部再次对镇内低洼村居进行宣传动员,要求驻村干部入驻村内,安排村干部做好夜间留守和通宵巡查。因此,在内涝发生的第一时间,沿江各村各户能及时转移车辆和放置在底层的物质,使损失降到最低。

  面对受灾情况,桥下镇又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并广泛发动群众,奋战一夜,不眠不休,全力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各班子成员奔赴片区指挥灾后恢复工作,带领全体同志们奋战在救灾一线。

  应急措施执行有靓度

  “必需要转移了!”9月16日凌晨12点多,由于短时强降雨,每隔一小时便出来观察河道水位的桥下村党支部书记戚永春面对高涨的水位,意识到已经到了非转移不可的时候了。

  戚永春告诉记者,15日晚上10点开始,村两委干部驻守在村办公楼随时准备抢险,面对不停刷新的水位高度,果断召集护村队和党员干部30多人,通过高音喇叭挨家挨户宣传动员村民前往避灾点。当闻讯住在桥东街街头一名90多岁老人和家人执意坚守老宅,不愿转移,在耐心劝说无果后,本着“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原则,村委会委员黄朝忠一脚踹开了大门,对这户人家进行了强制撤离。同时,不断有村民加入到通知邻里的队伍中来。

  在京岸村,村支书戚旭财面对半小时河水上涨50公分的危机情况,一方面发动党员干部上门劝说居住在地下室的人员撤离,同时通过微信群、短信群发挥一传十、十传百的作用,通知厂房转移设备,店铺转移商品。面对一部分村民受大雨影响没能接受到转移通知,京岸村出动了“大杀器”——鼓,把平日里只在节庆时表演用的大鼓运上了“战场”,通过震天的擂鼓声,振醒还在熟睡的村民。正是这种以人为本、身先士卒、敢闯敢拼的干事勇力,党员干部在危难之际形成一个个战斗堡垒,身赴一线率先垂范,在风雨中守护了千千万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在泥泞里托起一个个生命。

  灾后自救工作有速度

  “除了石灰墙上的水渍,完全看不到刚刚受灾过……”这还真不是桥下镇工作人员吹牛的。9月18日,记者在桥下看到的景象,与想象中街道满目疮痍、路上到处是泥浆和垃圾的场景完全不同。

  据统计,受台风“莫兰蒂”影响,桥下镇共倒塌房屋37间,粮食作物受灾1715亩,水产养殖受灾998亩,公路中断34条次,堤防损坏23处共计2千米……

  灾后,桥下镇机关干部于9月16日上午8时全部到岗到位,并召开会议动员部署灾后自救工作。全镇机关干部扎根一线,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积极进行灾后自救工作。首先及时恢复了镇内交通,并对全镇各坍塌路段设置简易围栏,放置安全标识,避免发生意外安全事故,确保能群众安全出行。同时,由于内涝造成镇内各村各道路垃圾成灾,极易引发疫情等灾害,应急抢险队伍、机关干部、城管执法队员、村(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等分别上路进行道路清淤、垃圾杂物清理,而且3支消防队伍利用高压水枪对街道进行冲洗,避免淤泥被晒干后难以清除。

  截止9月16日晚10点,桥下、京岸、八里、垟塆受灾最严重的四村道路基本清理完毕,并于17日联合卫生部门做好防疫工作,对各村道路、巷道进行全面消毒,避免灾后滋生瘟疫病菌。目前,桥下镇各项灾后工作进展顺利。记者 潘益风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