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公益扫路当健身 一扫就是10余年

发布时间:2016-09-07 22:25:00 编辑:周艺 字体:

  在南城街道黄屿村,70岁的厉成森锻炼身体的方式与众不同:每天凌晨3点起来打扫村里的路面。他不是清洁工,却常年扫路,不拿一分钱报酬,还自己掏钱买清扫工具。

  义务扫路活动筋骨

  近日,记者乘坐203路公交在黄屿站下车,走在进村公路上,只见道路两旁农田规整、水稻挂穗,路面干净整洁,就连公路旁的排水沟都少有落叶。“你说的是成森吧,那我就知道了,义务为村里扫路,不要任何报酬,说句良心话,这精神可感人。你一直往前走,300米左右处随便找人问一下就知道了。”得知记者的来意,正在稻田里喷洒除虫剂的老伯热心为记者指路。

  “厉大爷在家吗?”在村民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厉成森老人的家。应着询问,屋内传来了响亮有力的应答声,前来开门的老人热情地笑着,腰杆挺直,行动灵活,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矍烁。“厉大爷,你这么大年纪了,干嘛这么辛苦?又没报酬。”当记者问起为何义务打扫卫生时,老人幽默地回应:“见不得脏,不扫扫不舒坦。而且人老了,就像机器老了,要活动活动筋骨。村里干净了,我也锻炼了身体,不是一举多得嘛。”

  老人回忆,2006年的时候因为眼疾,结束了自己几十年开拖拉机的工作,可是一辈子做事,突然闲下来,整天在家里看电视,和邻居摆摆龙门阵,日子过得很无聊。老人看到往村中的公路两旁都是稻田,平时村民收割谷子时,总会有一些稻穗或庄稼掉在路上,而村中的几条主干道,路边杂草丛生,路上通行的车辆越来越多,总有人把垃圾扔在路上,地面脏了,却无人打扫,就起了为村里义务打扫的念头。他从拔草开始,当起了义务工,从此以后,不管天晴还是下雨,他坚持每天早上3点多钟开始扫地,一直扫到早上5点多,几条路加一块大概有3公里左右,就这样一扫就是10年多。

  正月里,儿孙们回家休息,厉成森却比谁都忙,他说:“这几天村里客人多,道路更加要干净。”但他毕竟70岁了,老伴和子女都很不放心,他还宽慰他们,“你们看,我以前身体不好,经常这里痛那里痛,现在却都好了起来,都是扫路的功劳。”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说就会继续扫下去。

  自掏腰包 定制工具

  在厉成森家后院的一角,摆放着一堆新旧不一的扫帚。有的已经被用得光秃秃的。老人说,自己每年都要用坏5、6把扫帚。村里曾提议给老人买扫帚,但老人就是不要,非要坚持自己掏腰包买。

  厉成森说,自己用的扫帚跟平常的不一样,把柄要更长一些,所以每年都要到县城一家店铺定做。其实,厉成森的家境并不富裕,子女给他生活费,他很节省,舍不得买新衣服。老两口还种了一亩稻田,也种植一些蔬菜,平时舍不得买菜,但对于买打扫工具,他却很慷慨,舍得在扫路上“投资”。为了提高清扫效率,他还买了一辆小三轮,为清理路上的“泥灰”,他也买了铁锹。田地路两边的杂草生长很快,一开始厉成森自己用镰刀砍,后来因为身体吃不消,他花了300多元钱买了一部割草机专门清除杂草。

  老人的邻居徐晓秋说,厉成森自掏腰包买工具,扫地还不收一分钱,最初的确让邻居很不理解,“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很孝顺,并没有短了两口子的吃用,为什么要自找活干?”可老人说,“我不是清洁工,也从来没有把扫公路看成是自讨苦吃。这是在锻炼身体,看到路面干净整洁,心里也高兴。如果我收了钱,村里的后生怎么看我,再看见他们随地丢垃圾,哪还有资格教育他们,现在这样就很好。我觉得钱只要够用就行了。做什么事都讲钱,活起也很累的。”老人笑着说,别人路过的时候,说一句这条路好干净啊,他就知足了。

  厉成森的妻子陈秀红对记者说,老人年轻时是开拖拉机的,专门运煤、砂石、砖,哪家哪户需要用车,老人都很热心地去帮忙,路上碰到坑洼水塘,他也会停下车把它填平,予人方便,自己开车也方便。

  感动村民 提升意识

  老人扫路没打算让别人知道,都是挑在每天凌晨所有人都在熟睡的时候开工,时间久了,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就都知道了,难免传出一些闲言闲语,老人的儿女本来就担心父亲身体会吃不消,反对他扫路,这下就更不肯了。

  前年,厉成森因肠炎住院治疗,本以为他会歇着了,没想到他一出院,又拿着扫把扫开了,家人劝他“年龄大了,而且刚生过病,不要太拼了”。面对亲友们的“责备”,老人依旧坚持,“一天不扫我憋得慌,扫完了浑身都轻松。饭也多吃一点,晚上觉也睡得好了,权当是锻炼身体。”“刚开始我们确实觉得他傻,公路又不是自己家的。”妻子陈秀红说,“但是年复一年下来,每天都能看到他快乐地在捡垃圾、扫地,我们渐渐开始理解他。”

  “大家对老人家的评价很高,他的事迹确实触动了村民,近几年,大家的卫生意识越来越强,自觉打扫门口垃圾。”黄屿村党支部副书记厉光浩感慨地说:“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并不难,难能可贵的是好事一干就是这么多年。老人不图报酬,持之以恒,这种精神很值得年轻人学习。”听到居民们的议论,厉成森直说这不算什么,他反复强调自己扫路只是“做做玩玩”。他还说,“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道路的清洁也不是靠我扫一下就能保持的,还是需要大家都用心来爱护。”

  老人的义举深深地感动着当地的群众,村老人协会在每年重阳节聚会活动中都会对他进行表彰,并发动全村群众向他学习,共同维护周围环境卫生。记者 潘益风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