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镇街社区   ->   巽宅动态   ->  正文
文化巽宅:戏眼戏心戏精神

发布时间:2015-11-05 23:28:31 编辑:周艺 字体:
核心提示:“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类似这样的对联遍布在巽宅各个村落的戏台,几百年来,永嘉乱弹的发祥地四川(以现在的巽宅为中心)继承了“戏如人生”的别样情怀,于是也让偏安一隅之地文化起来,尤其是乱弹进学校后,人们喜闻乐见的状态再度回到热切而熟悉的视线里。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类似这样的对联遍布在巽宅各个村落的戏台,几百年来,永嘉乱弹的发祥地四川(以现在的巽宅为中心)继承了“戏如人生”的别样情怀,于是也让偏安一隅之地文化起来,尤其是乱弹进学校后,人们喜闻乐见的状态再度回到热切而熟悉的视线里。

  “非遗”节目受到追捧

  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是乱弹的粉丝,没演戏之前头通锣鼓一响,在家里就晓得要演什么曲目,可见当地戏种是多么深入人心。记者也是巽宅人,记得小时候一些后生上山务农时,总是喜欢哼上两句,有板有眼,自娱自乐。

  最有名气的莫过于小溪班(早在乾隆年间,小溪村董国武就创立了“大庆吉”),涌现了一大批名角,耳熟能详。而当地最盛的时候有几十个乱弹班,农忙耕种,闲月演戏,给原本平淡或贫穷的生活带来了几多乐趣。巽宅镇党委书记周宁国说:如今还留下三个“非遗”项目,乱弹、木偶、叠罗汉,而鼓词和莲花落几近绝迹,所以抢救“非遗”刻不容缓了。

  好在小溪有乱弹进学校,上董有叠罗汉,柴皮有木偶戏。镇长肖良建认为,一旦巽宅成为养生休闲旅游重镇,“非遗”就会有更广阔的市场,重新焕发青春是必然的。

  是呀,越是小范围的文化越要珍惜,不能眼看着这些精彩成为绝唱。镇党委统战委员王琼说:我们在平安巽宅建设中取得不错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遗”的现实教育,影响之大毋庸置疑,老百姓最大的感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巽宅人特别淳朴、本分。

  文化大餐层出不穷

  今年是永嘉农村文化体育提升年,巽宅镇借助东风,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做了最美的结合。镇党委宣传委员杨毅说:项目多,气氛浓,效果好,除了传统“非遗”节目尽情演绎外,农民排舞、农民歌王等等此起彼伏,投入经费已达八九十万元了。

  文化站站长孙春琴对蓬勃开展的活动了如指掌,最得意的是永嘉县农民歌王大赛一等奖郭麻小虎,全县美厨娘大赛一等奖徐杏雪都是巽宅推荐的选手。当然,如小溪、沙埠等文化礼堂建设的推进,农民随时随地都能找乐,情不自禁地开怀大笑。

  古今融合,其乐无穷,大家有机会去巽宅听听来自田头的声音,接触下最接地气的快意人生,把这副颇有韵味的对联与朋友们分享。上联:存一点素心,唱两句皮黄;享三餐美味,抚四面清风;弄五音丝弦,去七情六欲;有八九故人,问悠然可近?下联:手拿《十道本》,赶到《九江口》;忘拎《八大锤》,点亮《七星灯》;天飘《六月雪》,洒落《五丈原》;路遇《四进士》,已到《三岔口》。

  戏眼戏心戏精神,文化无处不在,个中滋味谁尝谁知道。远离城市的巽宅给人讶异的同时,更让人触碰不同文化的惊喜。记者  汤海鹏  陈胜豪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