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抗战老兵董树养:一把辛酸泪,满腔热血情

发布时间:2015-09-11 00:42:25 编辑:周艺 字体:

  父亲去世早。儿子尚在襁褓里。作为家中唯一“正劳力”的他去了抗日前线。他所不知道的是,母亲带着妻子和儿子走上了一条乞讨之路——

  董树养:一把辛酸泪,满腔热血情

  在沙头镇花坦董岙底老人亭打听95岁的抗战老兵董树养时,村民们都知道。热心人给我们引路,指着三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房子说:就是这,屋里有些暗。当我们看到这些为民族流血牺牲的壮士暮年黯淡的光景,不免为之嘘唏:应该可以让他们过得更体面一点。

  一个军礼书写忠诚

  房子是董树养的儿子37年前建的,要是在当初,那算是体面人家。如今却简陋得拿不出一张像样的椅子。左边是杂物间,右边是老人卧室,中间按了张床铺,有点杂乱。

  儿媳妇邵冬叶说:中间的床是我睡的,怕他半夜有什么事情,包括吃喝拉撒,一有响动就过去,好照顾。邵冬叶很朴实,她说也借了钱盖了一间新房,老人喜欢在这里住,没有楼上楼下的,出入方便些。

  我们去的时候是下午两点,老人在睡觉。邵冬叶把他唤醒,搀扶着出来。老人两条腿僵直,已经不能走路,几乎是一点点拖拉过来的。连吃饭都需要喂的老人,见到我们,努力地把手举过头顶,行了一个军礼,让我们肃然起敬:这是那一代人的素养和精神呀!

  别妻离子奔赴战场

  老人家出生于1921年7月18日,上了年岁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耳背,记忆力也衰退,加上口齿含混不清,给采访增加了不少难度。好在邵冬叶在旁帮助询问,加上她本身了解的情况,还原一个老兵的历程。

  按理说,他没有兄弟,而且已经娶妻生子,当兵上战场是轮不到了。可是过去没那么多讲究,没有地位的穷人家只有服从的份,抽壮丁到他头上,不去也不行。那时节的他只感觉天地一片昏暗,浑身无力,连挣扎反抗的权利也没有。

  24岁的董树养,父亲已经走了,在母亲的周旋下有了家室,儿子出生才6个月。面对可怜的寡母和深情的妻子,满肚子的心酸。儿子还不能叫爸爸,可自己要离开了,能不能团聚都是个未知数。男人的眼里有泪,没有办法呀!

  驱逐日寇不惜流血

  在部队里,董树养是一个勇敢又聪明的兵。他伸出自己的右手比划,子弹穿过的痕迹依然留存,我们可以想象战争的无情或惨烈。他说一直在北方作战,在抗日战争后期,有一次他所在的部队动用了100门大炮,让鬼子也尝尝迅速见阎王的滋味。

  当然,更多的是短兵相接。董树养人高马大,具备优势,而且拿机关枪,枪法很准,村里人都这么说:他可以闭着眼睛飞快地把枪卸掉或装上,就是过去打个麻雀什么的,一个字,准。把日本人打跑以后,他没有回家,而是参加了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

  在共产党的部队里,他的身影非常活跃,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冲锋路上就有他。他说在长春、沈阳、山海关、天津等地打得天昏地暗。直到南方解放后,出去多年的董树养才有机会向家里报平安。

  孤儿寡母乞讨谋生

  他不在的家过得怎么样呢?也许董树养也会预料到生活的艰难和亲人的煎熬:他们拿什么养家糊口呢?让他想不到的是,有人还振振有词地告诉他的妻子:我亲眼看到你的老公董树养被日本人打死了。

  好心的村民劝他妻子改嫁,那样可以照顾婆婆和带大儿子。妻子不为所动,却整天以泪洗面。她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她不相信那是真的。为了生存,她抛弃了尊严,在婆婆的带领下,她抱着儿子一起去乞讨,过着朝不保夕受人白眼的日子。

  直到家书到来,无限委屈的她们热泪盈眶:活着比什么都好,当乞丐也值了。1951年,当时的渠口乡收到中国解放军政治部盖印的革命家属证明书,得知他的妻子英文英还在要饭,连忙进行援手,把1000斤谷子送到家里。儿子出去时才6个月,等他回到家时已经7岁了。回家后的他珍惜平凡的生活,脱下军装又是一个农民,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晚年多病步履蹒跚

  经历过了多灾多难的旧中国,并为之做出莫大牺牲的董树养,过着普通的农家生活。虽年老力衰,仍然忘不了烽火岁月,也和大家谈谈战斗的故事,这是最好的和谐宣传员,爱国的情怀溢于言表。我们知道,即使忘记了太多的故事,但那个军礼的习惯动作还在书写着赤子情怀。

  他几乎听不到了,交流不到生活的乐趣;他走不动了,看不到外面日新月异的变化,可他没有后悔曾经走过的路,特别是那段驱逐日寇救民族于水火的岁月。他只有一个儿子,病怏怏的老人幸亏有个孝顺的儿媳妇,无微不至的照顾温暖着老兵夕阳西下时的寒冷。

  在相关部门的关心下,温州的医院也打开爱的大门,免费为老人就医,可他死活不同意,他希望安静地在老家楠溪江度过最后的日子。无欲无求,平凡中有不平凡,多少抗战老兵大多有如此朴素的情怀,我们只有祝福和牵挂,祝福老人家心情愉快,牵挂老人家过得是否充实。记者汤海鹏陈胜豪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