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永嘉乡土   ->  正文
古宅内有乾隆岳父授匾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9 09:48:02 作者: 字体:

  在去年的第二届楠溪江山水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作为永商代表的胡法周,把自己收藏的一件元代青花瓷赠与县政府。他说虽常年在外,但家乡永远是他最思念的地方。出生于茗岙的他,一年都会回来几次。今年的一次偶然机会,与记者的聊天中谈到,他小时候住过的房屋是建于“元”代的。这次他回家之际,特意邀请记者前往。

  “元”代四合院原为明代

  到达茗岙时,胡法周的大哥,73岁的胡法迪已经在家门口等候。曾是老师的他,退休后,就做起了茗岙的文保员,对于从小生活过的祖屋,胡法迪知之颇多。记者就在他的带领跟讲解下参观了这所老屋。走进一幢有着开阔的卵石道坦的四合院。胡法迪告诉记者,据省里来的文保专家考证,还是全省农村中唯一幸存的“元”代建筑。

  胡法迪告诉记者,这座胡氏四合院是纯木结构,悬山式古建筑,平面呈“回”字形。主要由前进、后进、两厢房、石门台(现已倒塌)组成。胡法迪称,迄今已有六百多年风雨经历,四合院总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大堂采用珍贵的红豆杉大梁及附梁,古朴风雅,内外滴水采用后瓦花檐。整体九间两进、左右三间厢房。房屋的东北向设小屋(如牛栏、羊栏、猪栏、肥料置房、厕所等)。屋前曾汖水清溪,东依学校,西毗胡氏大宗祠,其北临村舍,大路四通。站在胡法迪现住的房屋楼顶上,向下望去,只见四周的房屋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口”字。因已无人居住,一面的瓦片破了一大口子,像位老人掉了牙齿。放眼望去,周边残留的墙垣足见当年的气派。

  踏进四合院石门台,只留下两旁两块石头。提步徐进,进入前厅,堂内原本设有祭龛。内坛布设金钱圈,前后是长方形图案的龙道,左右为两天井,用小鹅卵石铺地。胡法迪称:“东墩原本栽植一牡丹,这株牡丹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当时住院里连三岁的小孩都懂得只可远观,不可摘,一直保护得很好。可惜的是,十五年前的一晚,这棵牡丹被人连根偷走。”在牡丹偷走的地方,胡法迪摘了一株月季替代。

  胡法迪边走便告诉记者,原两厢房为二层各位三开间,梁架为抬梁穿斗式。内挂有字画,因文革都已破坏了。屋檐下四边通行,屋西边建有饮用水井,井旁竖立一佛石雕阁,不远处还有一个石面盆。“过去这里住了十几户人家,最多的时候有111人,吃用都是这口井。小时候,我常看见母亲用这个石面盆洗菜。”如今,水井早已被冷落。为了防止井水弄脏,也为了防止家畜掉进水井里,胡法迪在水井的上方用木板盖住。

  当记者向县文物馆求证时,该馆副馆长杨念中告诉记者,该建筑建于明代晚期,目前在我县还没有发现元代的建筑。

  后代人才辈出

  据胡法迪介绍,房祖存梁公,号省斋,自明代弘治年间居入此屋,后传宗接代,枝荣叶茂,耕读有序,历经几百年后相继分化外迁。

  在堂前的杂物堆里,一块“齿德兼优”的牌匾尤为引人注意。这匾是旧时官府对民间德高望重的耆老的最高荣誉。牌匾漆彩尽褪,是乾隆慧贤皇贵妃之父、大学士、浙江布政使高斌授给冠带乡饮宾胡德睿的,落款为雍正七年(迄今有285年)。可以想象,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背后,一定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原先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如今看到的字样是胡法迪重新用油漆刷过的。

  胡法迪说,祖上传下来的牌匾,本来还有几块,可惜都在文革中当作“四旧”毁掉了。胡法迪告诉记者:“遵照善惠,勤朴耕读有序的育人,按照漏多实计,四合院里出过清代乡饮宾(乡饮酒礼的宾介。多偏指贤宾、德高望重者。乡饮是古代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一般乡饮都选德高望重长者数人为乡饮宾,与当地官吏一起主持此活动。)两位,太学士四位,父子庠生,副教授,教师,校长等。”在先人中,清代有位名举,佩景公因仕途不顺,转入中医学造诣颇深,曾传六代具有国内特殊技能,故此本四合院悬挂着“妙手回春”、“敦厚可风”的牌匾。

  或许是因祖上的原因,胡法迪等兄弟也是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长。

  胡法迪和胡法周有兄弟八人,虽兄弟多,且家庭困难。可胡法迪的父亲还是培养了大儿子、二儿子到师范毕业,三儿子上到高中,胡法周他们都上到初中。

  长兄胡法迪称,因祖传的关系他奶奶、伯伯都是学医。胡法迪也立志学医。十五岁的时候,胡法迪跟着叔叔到杭州跟林如芝(系胡法迪爷爷的表兄弟,在医学上颇有自己的造诣)学医。两年后回永嘉参加高考。胡法迪取得了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而正因为成绩太好,让一心想学医进医学专业的胡法迪被我县师范学院录取,成为了一名教师。退休后的他一直担任茗岙的文保员。

  在茗岙还有个有名的人物,大家都称呼他为老胡。凭着对当地梯田分布情况的了如指掌,时常充当来茗岙摄影的向导,告诉他们拍照的天气和各个摄影点,竭力宣传茗岙。他就是胡法迪的弟弟胡法行。

  而作为收藏家,鉴赏家,企业家的胡法周,曾经在南京军区某部队入伍入党立过三等功,曾在县人武部工作,后经商。于2005年做为浙商代表非公企业家赴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胡法周称,王徽之长卷《五常帖》、唐伯虎《夜宴图》手卷绢本,是其家族珍藏传世品名作。虽常年在外经商,但他也表示,若有机会一定会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番力量。 记者 柳苗苗 文/摄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