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媒体看永嘉   ->  正文
浙江日报:寻脉永嘉 人文殿堂

发布时间:2014-09-30 10:11:03 编辑:周艺 字体:
核心提示:走进永嘉苍坡村文化礼堂,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漫步其中,农家书屋、文化长廊、民俗馆、村情村史廊、楠溪江耕读文化……一个个“文化坐标”擦身而过。

  文 包小娇 徐文凯 单羽翔

  走进永嘉苍坡村文化礼堂,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漫步其中,农家书屋、文化长廊、民俗馆、村情村史廊、楠溪江耕读文化……一个个“文化坐标”擦身而过。

  文化长河,静水流深,不论是那童音绕梁的启蒙礼、深深鞠躬的敬老礼、18岁的成人礼,还是村干部庄严的就职礼,都在这里尽情展现。如今,文化礼堂已在永嘉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村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在打造文化礼堂过程中,永嘉县按照浙江省、温州市农村社区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统一部署,突出“寻脉永嘉、人文殿堂”这一主题,改造布置了33所文化礼堂,努力挖掘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利用古村落古建筑,打造出了一批特色的文化礼堂和展馆,实现了“精神富有”,并被评为“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

  近日,笔者走进永嘉各个文化礼堂,感受着温情的沃土,浓郁的乡情;品味着火热的生活,丰富的节目。一个个乡村文化馆展现着村里特色的民俗文化,一个个文化长廊展示着身边的励志典型……文化礼堂,在这里大放光彩,点亮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一村一色一堂一品

  来到桥头镇梨村,清脆的乐声由远及近,一幢独具匠心的欧式建筑缓缓呈现在眼前。 “这座新建的文化礼堂已经是我们村的‘地标’建筑了。”听得津津有味的村支书陈其吹告诉笔者。

  说起这文化礼堂,陈其吹便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一层的戏台,仅春节就唱了5天越剧,观众多了椅子都不够坐。现在,我们还增加了电影放映,村里人不知道有多开心。”他说,喜欢来这里的除了当地人,还有许多到这里务工的新温州人。

  除了唱戏、放电影这类村民喜欢的项目外,该村还深入挖掘村落特色文化,结合乡土、非遗、民俗等各类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专题培训,“白云讲堂”就是该村一特色。“这讲堂让我学到了很多受用的知识,只要有举办,我每次必到,它让我在家门口就过足了文化瘾”。该村村民陈文亮高兴地说。

  像梨村这样极具个性的农村文化礼堂,永嘉共建了33个,每一座都依照当地社区或村居的需要,打造出了自己的“个性”,演绎着不同类型的文化大餐。

  “反动派屿北敲竹竿(暖),老百姓齐起来反抗(哎)……”前面传来声声铿锵有力的歌声,几位老人正驻立在武装起义纪念碑亭前,激情昂扬地唱着独创的《屿北战斗歌》,碑上深深地印刻着《屿北武装起义记事》。

  当笔者询问起战争年代的故事时,老人们激动万分,极具地方色彩的历史战斗故事娓娓道来,一帧帧屿北战争年代的原始画面在笔者脑海中生动浮现。“在这里,我们想把真实的屿北战争年代的历史呈现给下一代,让他们读懂那段特殊的历史,希望他们能时刻铭记并更加积极奋进。”屿北村村主任汪志义告诉笔者说。

  来到浦口村文化礼堂,堂内的戏台尤为惹人注目。这座礼堂光中间的戏台表演区就120多平方米,“别看我们这座小村,明朝时出过大儒黄淮。”礼堂管理员黄统才说,很多来自本地画家和书法家,还有一些书画名家的作品,都是通过私人关系约请来的,不仅如此,这里还是永嘉县戏剧家协会的办公场地,每个月8日、25日,都是固定的演出日,唱道情、快板等等,劳动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节日,还都会组织特别演出。

  一路下来,古村流“韵”,一座座独具匠心的礼堂建设布局,一批批原汁原味、特色鲜明的本土民俗文化活动鲜活呈现,重现了耕读文化、宗族文化、乡土建筑文化,体现各个古村落的文化韵味。以乱弹出名的应界坑村,主打乱弹非物质遗产;枫林文化礼堂的武术节;下日川文化礼堂每年举办狮子岩水灯节;剩庄村则打造农耕文化……古老的楠溪江文化传统,古香古色的宗祠建筑,相互辉映出一种别样的古韵之美,成为一副精彩的楠溪江流域文化图腾……

  凝心聚力 共筑家园

  走进岩头镇上泛村文化礼堂,浓浓的文化气息、和谐的邻里之情扑面而来。礼堂两边的墙上展示的是村情村史、乡风民俗等文化宣传图画;二楼是民俗馆,里面有织布机、花鼓桶、筘、年糕印等传统的生活用品、工具等。

  这些难得一见的“老古董”,都是村民们听说要建民俗展览馆后自愿捐出来的。“当时,我们首先想到建立一个民俗展示馆,通过村老年协会,发动村里的老人捐出家里一些比较古老的用具。没想到会后的第二天,村民们就纷纷送来了家里的‘老古董’。”岩头镇上泛村村主任周陆平感慨地说。

  地方能人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热心参与,又是永嘉文化礼堂建设中的另一道风景线。上泛村的周修飞、周永温等一批老干部和本村的“土秀才”更是主动参与文化礼堂的策划工作,并积极研究和收集整理当地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和美好家园等资料和图片,部分能人还无偿献出自己的农耕物、老古董和艺术作品。

  桥头镇梨村部分企业家,也争先恐后要求单独捐资建村文化礼堂,村两委最后设定每位企业家捐款上限为25万元,在短时间内便筹集资金近1000万元。

  “这次文化大礼堂建设,村民们凝心聚力,有物的出物,有钱的出钱,特别让人感动,”枫林老人协会秘书长徐知江说,枫林文化礼堂由徐氏宗祠改建,建筑面积1921平方米,改建需要很大一笔钱,村里老人协会发出号召,村里各路人士便立即筹集到47万元建设款。

  城北社区文化礼堂,同样也是由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盛氏宗祠改建而来。“前几年,这座老宅子还是一座危房,地是泥巴地,屋顶还塌了半边。”礼堂的负责人盛定益说。去年,当地启动文化礼堂建设,投入60多万元对祠堂进行修整,屋瓦全部翻新,地上贴了瓷砖,还添置了乒乓球桌、棋牌桌、液晶电视等设备。

  在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永嘉县委、县政府通过推行“县镇村三级联补”办法,集聚社会力量,发动捐款形式,募集资金投入,确保文化礼堂建好用好,确保文化礼堂有钱办事、有人管事。

  除在经费保障方面为文化礼堂建设提供助推动力外,该县还推行“三团八大员”等制度,定期组织市民艺术团、草根宣讲团、记者帮帮团,到农村文化礼堂开展服务活动,落实“总干事驻堂制”、“月月主题制”等机制,开展“礼事日”活动,使每所文化礼堂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人气……

  永嘉县在去年建成33所文化礼堂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建了26所,10月底前将建成投用,届时更多村民将在家门口享受到精神文化大餐。

  精神之花种进心田

  连日来,城北社区礼堂里时常传出笑声,十几张棋牌桌座无虚席,都是社区内的老人来这里“切磋技艺”;电视前6排座位坐得满满当当,老人们显得怡然自得。

  “我每周都有三四天来这里。”城北社区71岁的郑盛业告诉笔者说,自己年纪大,出不了远门,这里有家乡的历史文化,有喜欢的鼓词之音,又有让人兴奋的棋牌之乐,家门口既可赏景娱乐,又有志同道合的乡亲好友作伴,晚年生活还有什么可以相求的。礼堂的负责人盛定益说:“现在,每天来往的人流至少能达到600多人次。”

  其实,这类活动在永嘉各村的文化礼堂随处可见。为更好地让传统文化“种”进文化礼堂,传统礼仪“走”进农民心坎,该县许多村都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重要节庆假日,在文化礼堂开展了祈福迎新、敬老礼、开蒙礼、成人礼等活动。

  在白泉村文化礼堂里,20多名孩子穿着古时学童的衣服,面对着老师,双手环成圆形,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身体向前躬曲,缓缓鞠躬。在德高望重的陈老先生带领下,经过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启智、指聪点明、开笔破蒙、学童诵读、分发智慧笔等7个环节,顺利完成人生最重要的启蒙仪式,先人做人做事的谆谆教诲深深烙进他们的脑海中。

  东行文化礼堂也是异常热闹,村里十几位80多岁的老人身着新装,坐在戏台的高椅上,由各自的子女、媳妇鞠躬奉茶,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之意、感恩之情。“孩子们平常也很孝顺,但还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给我奉茶,太让人高兴了。”至今回想起当初的那一幕,郑阿婆还是眼泛泪花。

  在岩坦镇屿北文化礼堂里,笔者看到在文汇楼、文化礼堂、耕读园里,三三两两的村民,或悠闲漫步耕读园、或坐农家书屋品读,享受文化礼堂带来的精神愉悦。村民赵老伯高兴地说:“以前没有文化礼堂时,对于我们这群老年人,除了打牌、搓麻将,不知道还能干其他什么事情,现在有了文化礼堂,邻里经常有活动要组织和参加,生活丰富了,关系融洽了,我们每天过得很开心。”

  “永嘉县以‘五化五求’为抓手,扎实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提前四个月全面完成全年建设任务,工作走在前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老百姓的文明素质,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在调研永嘉文化礼堂时温州市委宣传部领导说。

  短暂的行程悄然结束,但美好的生活画面依然历历在目。无论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还是从文化礼堂到村居村貌,全县焕然一新,村民们快乐劳作、和谐向上。原来,幸福竟能这样悠然地触手可及,淳朴的永嘉人民站在文化礼堂的大舞台上,放声歌唱他们的幸福生活……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