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今日要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全县“五水共治”暨解难题现场会在桥头召开

发布时间:2014-03-03 21:55:17 编辑:郑万云 字体:
核心提示:推进“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一场等不得、耗不起、必须胜的硬战,全县上下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打好治水攻坚战,确保完成年度治水各项目标任务

  3月3日下午,县委县政府在桥头镇召开全县“五水共治”暨解难题现场会。县委书记盛秋平指出,推进“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一场等不得、耗不起、必须胜的硬战,全县上下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打好治水攻坚战,确保完成年度治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推动永嘉赶超发展,实现群众安居乐业。省环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卢春中,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锐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娄绍光主持会议。谢崇福、陈建良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会议。

 
 

  群众路线学习会

  当前,全县各地到处呈现一片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如何利用活动产生的力量倒逼经济社会发展各种问题的解决?县委县政府把永嘉的首个“自选动作”锁定在“五水共治”工作上,把治水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治水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两个小时时间,会议与会人员马不停蹄地察看了桥头镇白垟村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桥头污水处理厂和菇溪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三个考察点。

 

  白垟村投入35.8万元建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村300多户联网接入,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桥头污水处理厂一期管线已全面贯通,污水管网铺设已覆盖12个村居,实现日均处理污水量5000吨,基本消除污水直排现象;菇溪河道中上游水质已从治理前的Ⅳ类标准重新恢复为Ⅱ类标准以上,引起畅游菇溪河的热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诸多亮点充分汇集。

  这些是桥头镇治水成效的一个个缩影。一路察看,一路交流,一路议论,一路振奋,桥头治水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无不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各地党政还是部门负责人通过实地察看项目现场、听取经验介绍,详细了解了水环境治理的桥头模式。大家认为桥头镇的治理规模、水平不可同日而语,但做法和经验完全可以大胆借鉴,一定要认真研究吸纳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提升“五水共治”工作水平。

  破解难题推进会

  近期,县水乡办和县委农办对2014年美丽浙南水乡重点项目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对形象进度、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作出明确。但也有个别单位或干部不理解,出现少许“杂音”,认为困难太多、办法太少。

  坚持把难题破解作为检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和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标准与具体体现,这是现场会召开的关键所在。为此,县分管领导曹启峰、戴晓勇、林建波在会上先后针对如何有效解决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发言部署,既落实难题破解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又评估分析难题成因,找准破难入口。

 

  会上,卢春中和李锐则“把脉问诊”永嘉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方向、内容和效果,既指明方向,更鼓劲打气,无疑给与会人员打上一针强心剂,把压力化为动力。而县政府与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签署城乡污水治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签署水环境综合治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省级专业院所“助力”永嘉治水,将对我县推进“五水共治”工作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

 

  明确任务部署会

  “我们只有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形成“五水共治”的破竹之势,才能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盛秋平从我县发展实际、各地治水经验的角度,阐述了推进“五水共治”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抓治水就是抓发展、抓环境、抓民生。今年是推进“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三年求突破”的第一年,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和“三步走”的时间进度表,结合今年具体的目标要求,倒排时间、强化措施、狠抓攻坚,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好各项任务。要统筹兼顾,把握轻重缓急,分步组织实施,按照“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要求,围绕“水乡建设百亿工程”,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力求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盛秋平强调,推进“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能不能尽快出成效出形象,关键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估考核机制,落实县领导挂钩联系水乡建设重点项目制度,建立健全联合督查机制,实行“一季一现场会、一季一排名、一季一问责”制度。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真正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项目制”、“河长制”、“包干制”,做到“无盲区”整治、“常态化”监管,也要把治水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积极状态投入工作。记者 汪雪琼 陈胜豪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