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永嘉非遗   ->  正文
又见叠罗汉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8-15 20:32:36 作者: 字体:
 
 

  “要热闹,到上董村;要清凉,到仙居。”这是巽宅镇上董村村民流传的一句话。这热闹,指的是七夕庙会。上董村七夕庙会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每年七月初一到七月初七都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处于我县交界处的缙云、仙居、青田和永嘉当地群众都会特地赶来看庙会、社戏。

  热闹的庙会

  七夕庙会,主要是当地人为了供奉祭祀陈十四娘娘,据传七月初七乃其升仙得道之日。年年庙会,岁岁社戏。善男信女烧香拜佛、许愿还愿者纷至沓来,游览观光者络绎不绝。村里社戏从集中在七月初一到初七的七天,延长到了农历七月20日。

  祭祀活动如此热闹,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村里有着这样一个传说,乾隆皇帝喜下江南,曾游历至界坑、上董村一带。在其到达时,正逢酷暑,天上出现了一片云彩,正好位于他的上方,乾隆认为这是神仙降临的吉兆,并在界坑村内留下“临仙大殿”四字墨宝。加上,早于此之前的陈十四娘娘曾降临上董村的传说,这一带人们对陈十四娘娘更加信仰。

  然而上董村的七夕庙会场面如此热闹,让人始料未及。上周日早上九点赶到界坑时,村口道路上车辆逶迤,其中有不少外地牌照。村内的庙宇旁边还有来自四处的流动摊贩,应坑的、缙云的,更远的是来自安徽的。

  在几声鞭炮锣鼓声下,祭祀陈十四娘娘近万人的巡游队伍正式开始。人们拿着幡旗、红旗,抬着陈十四娘娘的塑像先后出场。特地从缙云县邀请而来的罗汉队伍,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罗汉艺人各个上身着红,下身穿白,头戴红帽,手拿鐺、刀、棍、斧头、盾牌、锤等,尤其是头顶金冠,身着彩服的年约五岁的小罗汉,逗趣的模样,引起边上的游客驻足拍照。

  整个游行从上董村出发,经过界坑村,再回到上董村陈十四娘娘的庙内。当队伍行至界坑村,界坑村的村民在村口摆放祭祀福礼,由当地村民接过陈十四娘娘塑像后,在村内巡游。结束巡游之后,热闹的戏曲表演就开始了。而在过去,七夕庙会与当地八保联防有关,(八保指因防匪防盗而设立的八个区域,如当时横彭、长滩、沙弓田、界坑为一保),陈十四娘娘巡游祭祀队伍都是经过八保交界处一带,每年祭祀表演,分别由八保里的人轮流负责请戏班唱戏,也有碰到会唱戏的,便是亲自上场演出。而今年,只有界坑村还参与该活动。

  首见叠罗汉

  在庙会仪式中,原本的叠罗汉表演已经失传32年之久。今年重现的叠罗汉表演,让当天的庙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在上董村太阴宫,看叠罗汉表演的人潮挤满了殿内,摩肩擦踵,相邻相挨。记者被事先安排到戏台上,向下望去,就似人肉堆积成的墙,看不到半丝缝隙,连戏台上也站满了人。如此状况,同往的两名同事只能在场外“感受氛围”了。

  上董村的董小姐昨日从温州赶到老家,一大早就开始跟着陈十四娘娘的祭祀队伍走,到戏台看叠罗汉表演的时候,早已汗流浃背。“叠罗汉据说有30多年了未现了,身为上董村的人,不看不行。”董小姐告诉记者。

  现场的叠罗汉因为受场地限制,只匆匆地表演了三个样式,叠牌坊、过人桥等。叠罗汉讲究团队,也讲究惊险。当叠罗汉摆出了过人桥造型时,一位5岁的漂亮小罗汉,拄着木棍,勇敢地走过人桥时,掌声顿时响起。每个叠罗汉者衣服上的前勇、后猛两字,代表了叠罗汉者的精神。

  界坑曾有个罗汉班

  叠罗汉是一种游戏、体育活动或表演,由二人以上的人层层叠成各种样式。一般常出现于马戏团特技表演、啦啦队表演以及舞蹈表演等之中。由若干人互相配合,组成造型动作。古代由多层盘腿而坐的罗汉组成造型,故名“叠罗汉”,以后逐渐发展演变为多种技巧造型。

  此次表演的队伍来自缙云县大洋镇,共来了近100人,其叠罗汉表演一直传承至今,并不是专业的叠罗汉表演者。上董村没有叠罗汉队伍,自有庙会表演开始,他们都是从缙云县、界坑村请来表演队伍。

  对界坑村叠罗汉队伍的事情,界坑村的中老年人仍旧保留了比较深刻的记忆。据了解,在解放前后,该村就有一支叠罗汉队伍,经常在周边乡镇义务巡游、表演,队员达70多人。在经历文革之后,叠罗汉表演慢慢减少,濒临失传。直到32年前,村民董杏花担心这门艺术就此失传,重新聚集了村内的有力气的年轻人,建立一支新的罗汉队伍。

  当地村民金国其、董顺昌表示,界坑叠罗汉的表演分三步:先为摆龙阵,约有70来人成队,不断变化队型,看上去似神龙飞舞,变化多端;之后,则是罗汉们,手持刀、斧头、锤、棍等,相同的武器要对打、进行武术表演等;叠罗汉表演放在最后,叠罗汉表演一般要叠4至5层,表演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花样很多。最底层,为罗汉脚;倒数第二批称为五叉;倒数第三排为四叉……顶层为罗汉顶。

 

  “叠罗汉表演也有先后顺序,一般而言,先是表演大牌坊,难度最大,约有33位罗汉,叠成之后,向前走三步、后退三步,再绕上一圈,边上会有人保护;之后则是小牌坊,及其他叠塔、叠十殿、叠马、过人桥等表扬。罗汉班,最少要10个罗汉脚,5个罗汉顶,而叠一个罗汉最少需要四个罗汉脚(一个青壮年称一只脚)。”金国其告诉记者。

  今年36岁的金肖武仍旧记得在他四、五岁时,做罗汉顶的情景,在叠罗汉时,他因调皮弄坏了宗祠内的燕子窝的事,被界坑村同为叠罗汉者时常中念叨。

  “被村里选为罗汉顶,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在表演叠罗汉时,我浑身亢奋,从未怕过。”

  “当时挑选罗汉也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置于罗汉顶的小童,年龄要在5岁之内,胆子要大,样貌也要生得俊俏,且均为男孩。”

 

  “我还依稀记得教导我们的董杏花老师,是个白胡子的慈眉目善的老人家。学习罗汉表演,大多是农闲时,一般是在早上,聚在宗祠或他家里练习。”金肖武回忆说。

  据了解,董杏花当时筹建叠罗汉队伍,已是古稀之龄,他自己出钱筹备道具,对每个队员手把手的教导,还经常带队伍到周边县境外演出,不收取任何费用,仅为传承。据介绍,当年的界坑罗汉班,也曾是我县惟一的一支队伍。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之风吹入,村内的青年都外出工作,做生意,渐渐的叠罗汉又一次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原为罗汉顶的儿童年岁已过,代表力量的罗汉脚进入暮年,叠罗汉队伍就此消失。

 
 

  消亡的叠罗汉

  在金肖武家内,记者有幸看到了80年代初的叠罗汉照片。照片里的人,身着青、蓝的中山装,进行叠罗汉表演。金国其告诉记者,当时县文化局得知界坑村有支罗汉队伍,特地让原来的罗汉们摆出罗汉阵型,留下照片。

  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负责人也曾在几年前走访过界坑村,对当地的叠罗汉进行调研,了解叠罗汉队伍的现状。“界坑村传统的叠罗汉表演恐难恢复,真正懂得并会整套叠罗汉表演艺人都已经不存在。即使一些现存的表演者,也只是了解一部分的传统表演。”该负责人说。

  不过令人高兴的是,上董村庙会的叠罗汉表演仍旧会上演。据当地老人协会董庆格所说,今后每年都会在庙会上增加叠罗汉的表演,请缙云等地叠罗汉队伍来,并还将增加一些新传统文化表演。

  目前上董村七夕庙会作为我县“陈十四娘娘”风俗组成部分之一,已列入市级“非遗”名录。

  (记者 胡艺罗/文 通讯员 金肖武 谢文东/摄)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