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楠溪人物   ->  正文
谷尚宝:解读谢灵运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2-01 00:19:05 作者: 字体:

  由县委宣传部和县新闻信息中心等单位举办“寻找谢灵运山水诗之旅”采风活动,搞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

  小方记者在《沿途的风景——写在寻找谢灵运山水诗之旅采风活动第五站之际》一文中(见2012年12月28日《今日永嘉》)写道:“导游说:我只知道(江心屿)左边有谢公亭和澄鲜阁。以往的旅游团队来,我们都带他们(游人)往右边走,介绍那里的景点。这边基本上不来,看来,谢公就这么被忽略了。”这可能是有关部门对谢灵运的事迹缺乏深入挖掘,缺乏正面宣传的缘故吧。好多人只知道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创始人,别的就不甚清楚。甚至有的人说谢灵运只爱游山玩水,是个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对谢灵运抱有偏见、贬低的态度,实际上谢灵运是一位历史上非常了不起的凤毛鳞角式的文臣雅士。

  中国山水诗鼻祖

  谢灵运是中国第一位以祖国秀美自然山水作为写作和歌颂对象的大诗人,即在山水诗园地上“印我青鞋第一痕”之先驱者。他在永嘉郡当太守期间,足迹遍及永嘉郡的山山水水,所到之处,所作之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他的诗每一首传到建康、名动京城,都会刮起一股“康乐风”热,人们争相传写,使得“洛阳纸贵”。谢灵运少时聪慧过人,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永嘉雄美秀丽的山水,自得谢灵运诗后,始为天下知。因谢灵运写永嘉山水诗而出名,在永嘉这山水摇篮中长大,永嘉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山水诗摇篮。宋苏轼有诗赞:“但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

  谢灵运才智敏捷,叉手而就,落笔成章。他在与诗友饮酒时,即席作“别”字“离合诗”。

  古人怨信次,一、二句拆“古”字,离;出“口”;十日眇未央。

  加我怀缱绻,三、四句拆“加”字,离出“力”;口咏情亦伤。

  别哉归游客,五、六句拆“别”字,离处子勿相忘。出“刂”。将离出的三部分相合,便成了“别”字。使得满座惊叹。

  一次,谢灵运最要好的堂房弟谢惠连寄给他一封诗体书信,共五章。谢灵运以“顶针格”予以答复:

  心胸既云披,意得咸在斯。

  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

  夕虑晓月流,朝忌曛日驰。

  晤对无厌歇,聚散成分离。

  分离别西川,回景归东山。

  别时悲已甚,别后情更延。

  倾想迟嘉音,果枉济江篇。

  辛勤风波事,款曲洲渚言。

  “顶针格”是一种写作方法,即采用诗句第一篇的尾词“分离”又作第二篇的首词,使首尾相接。以上二例,充分说明了谢灵运对写诗技能的掌握已达到非常娴熟的境地,一般诗家难以达到。须知在1600年前,中国诗坛上就已出现一颗耀眼的明星,国人应感到自豪。

  中国旅游的先行者

  谢灵运出外旅游,不是独来独往,像孤雁单飞,而常常带一批人马出游,特别是元嘉六年(429年)春上巳日,谢灵运第二次归隐始宁东山,他带家眷及几百名家将、门生,僮仆,从始宁南山伐木开径,到临海郡界,筑了120华里路,便于寻幽揽胜,惊动了临海郡太守王,误认为是山贼犯境,便严加防范,闹出一场大笑话来。筑旅游路是谢灵运居始宁时为民所做一桩最大的公益事业,功不可没。谢灵运的旅游出了名,震动整个朝野。谢灵运任临川内史期间,“在郡游放,不异永嘉。”

  谢灵运对祖国的佳山秀水是何等的热爱,痴迷至极。当即写下《岭表赋》,其中“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诸多歌颂祖国美丽山河的佳句,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可见他不仅是一位旅游爱好者,更是一位旅游组织者,旅游队长。正像酒的祖师是杜康,木匠的祖师是鲁班一样,谢灵运是旅游的开山祖师。

  天下最可贵者是独辟新蹊,现在旅游已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高举第一面旅游旗帜的人是谢灵运而不是别的什么人。谢灵运有前瞻思想,先见之明。谢太守的发展旅游理念与当下永嘉一脉相承。

  县委书记盛秋平日前在楠溪江风景旅游区管委会调研时明确指出,

  楠溪江旅游近期的发展目标是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远期目标是申报成功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而明年的目标则是围绕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再次举办森林旅游节和山水文化旅游节。

  中国最早的园林设计师

  谢灵运在元嘉五年“卧疾山顶”动笔,至元嘉八年秋,历时三年写成一篇《山居赋》。该赋分:序、赋、自注三部分,洋洋万言,是一篇大赋。赋中主张“天人合一”,诗化的栖居地,无人比谢灵运把人居与自然环境关系,设计得那么完善、周密,恰到好处。赋中把当地的山川形势,田园农事,飞禽走兽,草木花果等等自然环境和人文概况都有生动而详细的记载。内容十分丰富而生动,是赋之冠,在那个时代,无出其右,独步天下。此长篇巨著和谢灵运的传略一起被载入《二十四史》书中,流芳千古,熠熠放光。园林设计师谢灵运早已诀别人世,但他的人居与环境关系学说,“独留巧思传千古。”至今仍在发酵、仍在影响、指导着人们建设新生活。永嘉以生态立县,让城市拥抱森林,建设美丽乡村,便是谢灵运《山居赋》思想体系的忠实实践、大胆尝试。世外桃源之永嘉,和谢灵运的《山居赋》精神极为一致,很有参考价值。 《山居赋》,谢灵运自称“文体宜兼,以成其美。”世称“稽之如图,考之如志。”堪称保存完整的重要文化遗产。现录其中二小节如下:“……其居也,左湖右江,往渚环汀。面山背阜,东阻西倾。抱含吸吐,款跨纡萦。绵联邪亘,侧直齐平。”“石傍林而插岩,泉协涧而下谷。渊转渚而散芳,岸靡沙而映竹。草迎冬而结葩,树凌霜而振绿。”谢灵运锦心绣口,妙笔生花,芳香扑面而来。

  中国通晓梵文第一人

  上海籍女作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审宋红在她著的《天地一客——谢灵运传》一书中记录了此事。“卢”是梵语译音,意译为“驴唇书”,是早期梵文中的地方语文。当时中国戒律很不完整。姚秦弘始元年(399年)法显禅师离开长安道场寺,到北天竺国、中天竺国,历时15载,带回《长阿含经》、《杂阿含经》、《杂藏》等汉土尚未见到的梵文经书,住在京城建康(今南京)乌衣巷的乌衣寺中。近而立之年的谢灵运也同住在乌衣巷,他信奉佛(释)教,因而与禅师结下佛缘,遂熟悉而且精通梵文。天竺诸国梵文皆口传,无文字本。谢灵运有关梵文、卢文的资料、论说,国内已经散失,日本国僧安然所撰的《悉昙藏》经中保存着部分谢灵运谈及佉卢书的话语。由此可佐证中国的文化在南朝、宋朝已传播到日本。谢灵运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使者,功垂千秋,享誉海外,颇有国际声望。

  此外,谢灵运根据悉昙字母(即十四音)撰写了一部梵汉对音的专论《十四音训叙》。在这部专论中,谢灵运以汉字注音“反切”法比况梵文拼音字母。如“多”音猪舸反,“奢”音舒虾反,等等。通过这方法,将梵文和汉字的音、义结合起来,使人易懂,明白梵文的意思、内容。

  但此书已亡佚,日本佛典《悉昙藏》中收有其书的部分内容:“惠均《玄义记》云:宋谢灵运云:《大涅槃经》中五十字以为一切字本。牵彼就此,反语成字。……”足见谢灵运非凡的梵文学养和才华,诗人通梵文,因此谢灵运在被宋文帝召去翻译和润色北本《涅槃经》。佛家认为:佛是一种境界,修行积善是达到那种境界的手段和程式。而且“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于身中。”既有佛性,便应能成佛。“悟”是极照(极慧)。“悟”好此登山,未达到顶峰之前,差一步也不能说已至,只有登上顶峰,才能豁然开朗。大乘经典中提出10个修行阶段。只有渐悟(修)才能渐近真理。谢灵运认为佛理与俗理不同。他认为:“悟”不必分10个阶段,逐渐提升,如果“悟”了,可以一步到位。为什么?因为中国人聪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外国人不同。中国人习惯于混沌式思维、跳跃式思维,而外国则习惯于一板一眼、循序渐进,“华民易于见理,难于受教。”“夷人易于受教难于见理。”华夷品性不同,孔、释二教施教方式也就不同。谢灵运写了一篇《辨宗论》文章,倡导顿悟,思想突变,其玄言妙语引起一场大辩论,轰动当朝。“顿悟说”一直影响到唐代文学创作与思想方法的重要哲学概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顿悟”思想的体现。宋义熙八年(412年)五月,慧远禅师为天竺国佛立台画像,翌年九月九日,法师作《佛影铭》刻石记之。因江左第一笔的谢灵运文名远扬,便借他的生花妙笔,写一篇《佛影铭》,以光其盛事。

  书画家

  谢灵运袭封康乐公,食邑二千户。据说给皇上写谢恩奏折,就采用王羲之的小真书体。叔父谢琰见了大加赞赏。司马德文在御书房看到谢灵运的《谢封康乐公表》,对谢灵运的一手王右军的小真书,字里行间透出一种秀逸之气,连声夸奖。

  谢灵运的诗和书法兼绝,被宋文帝称为宋国“二宝”。谢灵运42岁为秘书监后在主持撰写《晋书》时,把藏在秘阁文档中七舅公(前朝中书令)王献之的奏章,临摹下来,“仿制品”与“真本”真伪难辨,谢灵运的仿写小真书,笔力洒脱,流利娟秀,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谢灵运还善画,他在天王殿外墙上所绘的“菩萨六壁”画流传到晚康,才因故也被历史的风尘所湮没了。

  时尚引领者

  谢灵运性豪侈,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因爱丽装华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料记载的“时装模特。”这是谢灵运爱美思想和热爱生活的具体表现。《山居赋》讲的是人类应该美化身边的自然环境,讲究自己的穿着,服饰打扮,是美化自身,为悦已者而容,使美男子更美。为了便于旅游、登山,谢灵运改进了前人穿的木屐,制成一种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活齿木屐,人称“谢公屐”。还有与众不同,可改变方向的新型的“曲柄笠”。谢灵运一生求新求异,不落窠臼,别出心裁,这便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其智慧的表现。

  曾是军中文职官员

  谢灵运袭封康乐公后,21岁入仕。担任过琅邪王大司马记室参军,刘毅记室参军,28岁转为卫军从事中郎,刘裕幕下的太尉参军、34岁迁相国从事中郎、黄门侍侍郎。谢灵运的爷爷谢玄是北府大将军,在淝水之战中,以10万之军,击败符坚百万大军,取得以少胜多的军事史上罕见的辉煌战果。

  东晋末,淝水之战的名相谢安,北府大将军谢玄相继去世,国祚渐衰,南方始兴徐道覆与广州卢循一起爆发了一场兵乱。

  镇南将军何无忌奉诏举兵讨伐,徐道覆于豫章郡的赣江水域与何无忌作一决战。

  豫章城东有一大湖,长十里多,是赣江水域的泄洪之湖,东汉时豫章太守整治水利时把它塞了。身为记室参军的谢灵运,建议派兵掘开这南塘堤防,使之畅通,赣江水位就会急速下降,卢循、徐道覆赖以争雄的艨艟大舰,势必搁浅,晋军以逸待劳,定能稳操胜卷。但居功自傲的何无忌不于采纳,结果兵败豫章。豫章失利,贼寇卢循、徐道覆挺进桑落洲,威逼京城,刘毅获准,率舟师二万御故,以绝朝廷后患。义熙八年(412年),谢灵运28岁,跟随卫将军刘毅第一次出阵迎敌决战桑落洲。谢灵运壮年气盛,富有抱负。他一心想继承爷爷谢玄将军的遗志,为匡复晋室建功立业,但只凭纸上谈兵,无实战经验,不具将才,更由于刘毅刚愎自用,刘毅率领的二万舟师,遭至全军覆没。

  著述等身的文坛巨匠

  谢灵运生于东晋末太元十年(385年),长于南朝宋,经历了晋宋两个朝代,七位皇帝,一生处在乱世中,却干出了惊天动地的非凡业绩。他集山水诗鼻祖、旅游祖师、园林设计师、梵文翻译家、国际文化交流使者、书法家、画家、佛学家、时装“模特秀”和著作家于一身。

  谢灵运编纂、撰写的著作所留目录计有:

  《要字苑》1卷、《晋书》36卷,《游名山志》1卷,《居名山志》1卷、《赋集》92卷、《诗集》52卷、《诗集钞》10卷、《杂诗钞》10卷(录一卷)、《诗英》1卷。《回文集》10卷(或作1卷)、《七集》10卷、《设论连珠》10卷、《策集》6卷、《晋元氏宴会游集》4卷、《新撰录乐府集》11卷、《四部目录》、《十四音训叙》、《金刚般若经注》、《大般涅槃经》36卷等。谢灵运是一位多才多艺著述等身的天才文坛巨匠,可惜,他的诗文集二十卷,已散佚,现仅存诗一百余首(其中写永嘉的诗有20多首),赋约十余篇。

  谢灵运生不逢时,命乖运蹙,49岁,被诬弃市广州。这正是年富力强的黄金年华,人生苦短,犹如匆匆过客,谢灵运,临终前把自己长长的美髯割下舍给洹寺,作为雕塑中维摩诘像的胡须。这美髯直到唐中宗时,安乐公主为玩“斗百草”游戏,命人驰驿马前往广州,将谢灵运的胡须作为珍异之物剪了去,因而世上再也见不到有美髯公之称的谢灵运的美髯了。

  谢灵运这人啊,尽管人们对他“横看成岭侧成峰。”但岭也好,峰也罢,谢灵运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确是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山。参考书目: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天地一客谢灵运》、由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谢灵运山居赋诗文考释》。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