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楠溪人物   ->  正文
纪念谢公,瓯北可先行一步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1-15 23:42:02 作者: 字体:

  本周,“谢灵运山水诗之旅”采风活动到了第二站:瓯北。而与瓯北一江之隔的鹿城区西山也爆出了一条新闻:明年元旦,投资1.5亿元的谢灵运公园进场动工。这条消息应该能触动我们的神经,作为康乐公谢灵运履迹最多的永嘉县将怎么办?但我现在想把这个问号的范围缩小一下,作为谢灵运曾经驻足过的瓯北将怎么办?那么是否可以这样回答:纪念谢公,瓯北可先行一步。

  我县的瓯北与谢灵运有着密切关系。康乐公谢灵运在出任永嘉太守的短短一年(公元422—423年)时间内,就和与郡城一江之隔的瓯北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这么说,瓯北是谢灵运泛游楠溪江的起点,也是他离别永嘉的最后一站。根据有关记载和现有资料说明,谢灵运游览过瓯北永宁山西侧的破石山(也称破爿山),他在《游名山志》中记有一则有关破石山的内容:“破石溪南二百余里,又有石帆,修广与破石等度,质色亦同。传云,古有人以破石之半为石帆,古名彼为石帆,此名破石。”当地有谚语:“温州出破爿,处州出石帆。”意思是说,温州有破爿山,丽水有石帆山。破爿山即是谢灵运所记的“破石山”。据此推测,谢灵运可能登临过破石山。他于任期内,在瓯北的楠溪江口溯流而上,游览了石门、绿嶂山、大若岩等地,写下了优美动人的山水诗篇。南朝宋景平元年(423)秋,谢灵运离别永嘉,在瓯北清水埠的北亭与当地官吏和群众告别,深情地写下了《北亭与史氏别》一诗,内有句:“前期眇已往,后会邈未因。贫者阙所赠,风寒护尔身。”表达了对永嘉郡人民的爱怜和恋恋不舍的心情。自此之后,他永别了中国山水诗的摇篮——楠溪江,但楠溪江山水却因他而更加丰富多彩。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纪念谢灵运,有群众在清水埠北亭附近修建了康乐楼,虽然康乐楼没有美感可言,但是在我县纪念谢灵运方面,瓯北人早已先行了一步。

  瓯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纪念谢灵运先行一步的坚实基础。在谢灵运留下遗踪之前,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瓯北的永宁山上活动,他们繁衍后代,捕鱼打猎,制作工具,为后人提供生存经验。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灭吴的第二年,他分封儿子,建立东瓯王国,定都瓯北一带,创造了灿烂的瓯越文化。西晋元康五年(295),瓯北罗浮龟蛇二山上建起了罗浮双塔,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这双塔历经沧桑,成了温州的著名地标,是省级文保单位。在唐宋时,黄田一带产有瓯瓷,远销国内外,今存有古窑址。以上现象,足见瓯北文化底蕴之深厚,值得深入挖掘、研究。如以开展纪念谢灵运活动为入手,可推动瓯北的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利用,进一步推进永嘉文化大县建设。

  再者,瓯北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利于开展纪念谢灵运活动。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瓯北城市新区深入实施我县“三县三城联创”战略举措,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成为温州市的经济强镇,形成了阀门、泵类、服装、皮鞋、五金等五大支柱产业,名闻全国,赢得了“中国阀门之乡”、“中国五金饰品之都”、“中国男鞋生产基地”等国字号称号。同时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其变化之大,正如谢公所说“初景举绪风,新阳改故阴”。况且瓯北早已是我县的经济龙头,实力强大,有能力开展诸如“纪念谢灵运在永1590周年”的大型活动,有条件重建康乐楼,有地方建造诸如破石山谢灵运公园、谢灵运纪念馆、谢灵运塑像、谢灵运山水诗碑等大型设施。与此同时,开展挖掘、保护东瓯王城遗址工作,深入研究瓯越文化,提高瓯北城市新区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瓯北城市新区经济虽然发达,城市建设虽然日新月异,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家驰名的文化产业,看不到富有特色的建筑群和一尊富有文化意味的塑像,感受不到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如果打好谢灵运这一文化名人牌,既能叫响瓯北,又能进一步加强当地群众对历史文化的认识,能进一步推动瓯北的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进而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为建设美丽瓯北提供精神动力。目前,我县正在大力推进文化大县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打响中国山水诗摇篮国字号品牌,丰富和挖掘楠溪江山水文化,建设楠溪江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天时;瓯北城市新区与温州市区仅一江之隔,接受温州经济和文化的辐射,且又留有谢灵运的诸多遗迹,这是地利;瓯北城市新区行政区域扩并后,人多地广,上下齐心,携手开拓,同时群众对文化的要求日益提高,这是人和。天时、地利、人和,瓯北城市新区三者兼得,在纪念谢灵运、打响中国山水诗摇篮国字号品牌方面,何不先行一步,当好我县文化大县建设的领头羊!(谷峰)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